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第25章 真的遍地是黃金(1/3)

    第25章  真的遍地是黃金

    方柏吃過午餐,再坐人力三輪車來到亞明電子回收公司。

    這是一家專門回收處理電子產品的公司,規模比較大。

    電子倉庫場地占地麵積就有二三十畝,現場就有不少老板來掏貨。

    方柏的目標是進口電視機洋垃圾,映入他視野的,是堆積成山的破舊電視,也有不少成色好的。

    淘貨客主要收集有用的電視零部件,或者維修可用的電視,然後拚湊、翻新好可用的進行銷售。

    方柏就是想這麽幹。

    一般國人不理解為什麽老外不要這些東西,方柏之前也難理解。

    難道壞的電視就沒有價值嗎?

    深思一下,也好理解,它不像機械設備那樣,哪怕賣廢鐵,也能賣不少錢。

    但電視不行,不值錢的塑料外殼和玻璃占了很大重量,值錢的就是電線和偏轉線圈,它們上麵包含比鐵貴約十倍的銅絲。

    一台電視包含的銅絲重量並不多,拆卸還麻煩。

    如果是後世固體回收工廠,電線和偏轉線圈將直接回收,剩下的玻璃、外殼等零部件則會被粉碎成顆粒,通過專業的分離篩選辦法,分類歸售。

    熒光粉、電子槍和線路板等產品將進行進一步的提煉,以獲得稀土、銅和金銀等金屬。

    但這個年代的固體回收工廠處理方法比較粗糙,由於缺少專業的維修和檢測人員,技術水平低,不太可能像後世那樣專業篩選,一般都是不分類直接粉碎提煉,隻有品相較好的電視零部件才挑出來,讓那些翻新的客戶挑選。

    如果不是固體回收工廠,像一般收購二手電視的販子,主要是看上電視裏麵那偏轉線圈、電線和變壓器上的銅,其他零部件沒有什麽回收價值,要不就是回收成本高。

    發達國家人工成本高,一般家庭不會拆這些對他們來說不值錢的線圈和電線,沒用或者過時的電視直接當垃圾扔掉。

    華國人看到這個市場,就有專門收這些電子垃圾,隻要付船費運到華國,就是無本買賣。

    所以,未拆的電視機和線路板都是按噸賣。

    現在電視機是暢銷貨,使用壽命長,大多家庭買了一台後在數年內不會更新換代,當成傳家寶似的。

    像熊貓、飛躍、康佳等國產品牌新14英寸黑白電視,新的銷售兩三百塊錢,東芝、索尼、鬆下等進口品牌價格要翻倍。

    前些年國產14英寸黑白電視還賣三四百塊,跌價比較快。

    要是新彩電,像進口29英寸索尼售價達一萬多,21英寸也要四五千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