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風雲記

0012沒功夫煩惱(1/2)

    當官的第一個晚上,常寧是在辦公室裏度過的,按照王縣長的指點和交待,坐在藤椅上,就著忽明忽暗的煤油燈,把一年來上麵發的各種文件略略的翻閱了一遍,這真是難為他了,一向頭疼學習文件的人,老老實實的坐了一整夜,以至於在後來漫長的從政歲月裏,一看到這些嚴肅的紅頭文件就頭痛煩躁,就會想起這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進窗簾,常寧站起來走到門外,年輕的水洋人民公社當家人,已經暫時沒有時間為自己的私事煩惱了。

    水洋人民公社位於之江省青州地區青陽縣的最東邊,麵積一百八十平方公裏,大青山山區就占了百分之八十,麵對著浩瀚的東海卻無緣靠海吃海,因為平均海撥一千米的大青山山區擋在前麵,海岸線是清一色的懸崖峭壁,水洋這個地名也不代表著有水,恰恰是飽受十年光景七年旱的老百姓們對水的美好憧憬向往,水洋公社的地下沒有水可采,是地質學家們公認的,隻有大青山的山裏有幾眼不知從何而來的泉水。

    地下是岩石的世界,大青山的地質構造也以岩石為主,剩下的土地上也是亂石為主的地盤,因為缺水,水洋公社號稱江南的塞北,沒有可種植水稻的耕地,全公社條條塊塊分散零落的五萬多畝旱地,上半年隻有小麥和土豆,下半年種植蕃薯和玉米,靠天吃飯,順從自然,世世代代如此生存繁衍。

    橫亙於青陽縣東中部的青嶺山山脈,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隔開了水洋公社和縣城及其他地區的聯糸,和東南麵的白水公社及海門公社自成一體,並稱青陽縣的三個“孤兒”。

    這裏沒有公路,沒有通電,日常與外界的聯糸,隻有一條電話線路,和每周來一到兩次的郵政通訊。

    公社的院子不大,小操場用小石子鋪成,散落著許多供人小息的天然石塊,一麵的平房是食堂兼會堂,另一麵平房有收發室廣播站農技站發電房等等,中間的正屋是二層的石頭建築,下麵辦公樓上住宿,院子整個倒是清悠安寧,綠樹成蔭,到處種滿了樟樹,一到夏天就樟香四溢,尤其是那幾棵百年老樟樹,是水洋公社唯一值得驕傲的資本,聽說省城的植物學家都來考察過。

    看著二樓走廊上掛著的一排紅色大字標語,常寧不禁樂了起來,“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他娘的,這純粹是魯迅先生說的阿Q精神,人誰願意和天地爭鬥,這不是自討苦吃麽,嘿嘿,人與人鬥鬥還差不多。

    伸伸懶腰踢踢腿,比劃幾下快要遺忘的武術套路,常寧瞅見了睡眼忪忪的王石,另一邊,那個嬌小的杜秋蘭端著一個臉盆走了過來,常寧盤腿在一塊石頭上坐下,就聽見王石遠遠的問道:“常大書記,你樂什麽呀?”

    指著那二十一個大字,常寧笑問道:“我說老不死,一看就是你寫的破字,三十多年了書法水平沒有絲毫長進,你可夠笨的,把偉大領袖的語錄寫得這麽難看,我看該打你屁股才是。”

    王石笑道:“嗬嗬,我麽就這個水平,要不哪天由你這個大學生來重寫一回?”

    “去去去,我們大學生的字值錢得很,你出不起那個價麽,”常寧搓搓雙手,不好意思的笑起來,其實他的字實在不怎麽樣,根本拿不出手,“哎,對了,咱們早飯吃什麽?”

    “臭小子,現在就我們和小杜同誌三個人,為了節約用水和木柴,早上是不生火的,就吃地窖裏的生蕃薯。”

    “唉,他娘的,都回到原始社會了,”常寧苦笑著,掏出香煙點上火吸起來,“罷罷,本領導不吃生蕃薯了,抽支香煙當早飯,空個肚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