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一場,我想通人生青雲路了

第536章 國語當自強(二)(1/3)

    “沒有,就拿我的朋友所親身經曆過的一件事情來說吧。這是發生在法國巴黎的一件事情,作為與英國一衣帶水的國度,法國,可謂是與英國關係密切了吧!?他們的年輕人要注意學習好英語與英國人交流了吧?!可是,這實際情況了?!作為國際大都市巴黎,在巴黎,其實懂英語的人不少,可是你們卻會發現,要是有人想要和他們以英語交流時,法國人卻大多是不理不睬。其次,隻有在機場接待處或是歐洲迪斯尼樂園等公共場所,英語才派得上用場。這倒不是法國人高傲,隻是他們,是把使用法語,提高到了民族形象和尊嚴的象征,這樣的高度。”秦揚正色的說著,邊說邊觀察著眾人的神情,果然算是比較感興趣,也似乎有了些思考的。有思考,總是一件好事情。

    秦揚再接再厲的說道:“有一次,我的朋友搭乘法國國內的航班,到機場出口,正好碰到警察查護照,麵對警察的詰問,不得不又故伎重演:“WouldyouliketospeaksomeEnglish(您能說英語嗎)?”警察卻用標準的英語回答:您的居留證是法國的,怎麽可以不懂法語呢?是啊,你來法國生活,為什麽不用法語而用英語了?!就是因為英語比法語用的人多麽?!那說漢語的人,也不少啊!原因很簡單,在法國人眼裏,在法國理所當然要使用當地的語言。為保護本土的語言文化,法國政府甚至立法限製英文歌曲和影片在媒體中播出或放映的比例。法國人認為,法語實乃世界上最優雅、最優美的語言。”

    “說到這裏啊,我就不禁為這樣的一個故事,而產生出幾分聯想和感懷。為什麽我們沒有勇氣像法國警察一樣問這些高鼻子、藍眼睛的人們:既然你們來中國居留生息,怎麽可以不懂中文呢?隨著社會的日益時髦和現代,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所謂的英文名。中國的經濟是越來越發達了,老百姓也具備了一定的財力,“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家長們讓自己小孩留洋的年齡也愈來愈小了,“英文名一族”也越來越擴大化和年輕化起來。其實在其他使用字母文字的國家,從人們的名字上還是能一眼看出其國別來的,如叫DETONI的一定是意大利人,叫MICHEL的應該是法國人。從人們的名字上都可以看出一些民族性的東西來。和洋名比較起來,中文名字的本身就有極其豐富的含義,甚至蘊含著父輩對子女的期望。說句老實話,聽到一個黑頭發、黃皮膚的同類宣稱自己是SMITH(史密斯)的時候,總覺得怪怪的並伴隨著陣陣的胃酸。記得以前為了北京譯名是PEKING還是BEIJING曾經發生過不短時間的辯論,最後還是維護並維持了我們的母語發音。隻是這種精神在現今的物欲橫流之下似乎越來越難以看到其發揚光大了。”秦揚,緩緩的說著,語氣越發的凝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