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業

第987章 辛辛苦苦培養下一代(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從自然科學的教育到人文教育,乃至於體育、美術、音樂等更發麵的培養,都非常全麵。事實上因為宗學祭酒東垣王朱常潔的個人愛好,音樂和美術占據的課時比例達到三分之一。

    徐梁本身也知道全麵發展的教育性,所以在設置課程的時候,肯定也不能讓他出現,偏重某一科的情況。

    問題在於孩子他自己喜歡怎麽辦?

    在課餘時間,別的孩子都在玩耍,或者討論功課。

    皇太子他更願意自己捧著四書五經,去探尋古代仁人之新。

    願意花費時間去揣摩書籍裏的意思,並且他由衷向往成為古代的那種大賢儒者。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太子有這樣的興趣,擔任他的語文和曆史等科目的老師,自然而然的願意傾囊相授。

    得英才而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更何況這個英才還是太子殿下,未來帝國的繼承人。

    他們也希望太子殿下成長以後,能夠更加偏儒一點。

    而這些優秀的老師的灌輸的,都是他們的思想和道德標準,對於大明的國人來說,他們灌輸的內容,沒有絲毫的錯誤。

    甚至說,他們教導的內容的核心原則,徐梁都沒有辦法否定。

    比如孝,孝順尊親,敬天法祖;仁,關愛生命,寬厚待人;禮,尊重他人。不使人尷尬……

    可以說,即便是徐梁前世,社會幾經變革,主流的父母也會教育孩子:誠實懂事講禮貌。

    這些東西都是對的,都是流淌在漢族人血液裏的東西。是非常寶貴的東西。

    所以這些並不是黃道周的錯,更不能歸咎於儒生。

    如果太子不是太子。不是這個帝國的繼承人,就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自己作為父母,看著兒子的成長,肯定會非常開心。

    可問題就在於太子這個身份,以及用現實去打磨理想的漫長過程。

    想通了這個問題,徐梁總算擺脫了焦慮,恢複了往日的鎮定。

    作為應對舉措,他在宗學之中加入了“時政”課,要內閣舍人們親自擔任的教師。為這些孩子講述當今大明以及周邊發生的事,解釋朝廷的政策用意。

    舍人們對大明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可以讓他們羨慕。不過在解讀過程中,太子卻時常會冒出悲天憫人的普世情懷,所謂仁者愛人,這是華夏文化中極為尊崇的思想。但這種慈憫之心卻與當前的國策有抵觸。

    尤其是在天山的戰事上。

    “父皇,兒臣讀書發現從漢代伊吾盧設官之後,曆朝疆域都未遠過我朝哈密衛。那麽哈密以西又是誰的土地呢?”太子回到鍾粹宮,在庭中見到了親自澆花的父皇陛下,上前見禮。求教。

    徐梁放下手裏的噴壺,並沒有意識到太子的真實用意,隻當曆史知識普及,道:“哈密是土語‘大門’之意,哈密以西基本屬於化外之地了。蒙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封於此地,故稱察合台汗國。”

    蒙元時候的察合台汗國非但領有天山南北路,而且占據了後世整個新疆疆域,是蒙古帝國之中十分重要的大汗國。後來察合台汗國分裂成了東西察合台汗國,再後來為葉爾羌汗國取代,如今已經不複存在。

    在這片地麵上,源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已經入關融入了漢人,直到後世才有了裕固族這個餘脈。而那些深目隆準,後世一眼能辨的“新疆人”,其實是與西亞人種混血之後的突厥人。這些突厥人在目今被稱作“察合台人”,屬於天山南北路的弱勢群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