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業

第945章 征安南(1/3)

    第945章 征安南

    安南之地北部的氣候,與廣西和雲南很接近,冬天也是要穿厚重的衣物的。

    而到了安南南部則四季如春,僅靠一件單衣,就可以泰然度過冬天。

    若是秋季攻克東京,旋即起兵南下,則可以免去運輸厚重冬衣的麻煩。

    大明立國時,將領們動不動就斬獲百萬,牛羊無算。

    難道敵人真的能拉來百萬部隊嗎?

    百分之百的吹牛皮。

    如果真的跟安南所說的那樣,他們能拉出來百萬級別的部隊,別說大明打他們,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活活餓死。

    印度更誇張,他們還說他們能組織上千萬,上億的部隊作戰呢。

    還不是人數比誰都多,一打比誰都拉胯。

    不算今朝,一個國家,能組織十幾萬人的部隊作戰,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而且這十幾萬大軍,一般還需要分路行軍,因為這樣可以減輕地方上的壓力。明知軍中分兵是大忌,還要經常分兵,不就是因為人太多,吃不起飯麽。

    李化鯨在軍中也被安排學史,讀書,越發的明白皇帝陛下的深意。

    每個軍官都要寫戰鬥隨記實在是太重要了。

    隻有大家大規模的將戰爭的情況記錄下來,此後才不會讓後人拿著幾個吹噓出來的數字雲裏霧裏乃至夜郎自大。

    “老子暈得很,如果安南這破地方這麽好打,怎麽可能從秦漢至今,沒有成為我華夏穩固之領土,到了今朝,成祖拿下安南,後來不也是放棄了麽?”李化鯨在宋義朝麵前,忍不住抱怨。

    宋義朝斜靠在椅子上,等到李化鯨抱怨完了,這才聳著肩膀笑著說道:“這幫人,當年跟著陛下打的那麽熱鬧,如今雖然改旗易幟,但是心裏說心裏不擔憂那是不可能的。雖然今上寬宏,可當初配軍營死了多少漢子?高燕等人莫非就不記仇?他這是要給他們自己打下一份鐵打的功勳,讓所有人不好意思跟他們秋後算賬,這才搞出那麽大的陣仗了。”

    “不過,他們製定的行軍路線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準備的很充分,並沒有吹牛,藥品和糧草都是沒問題的。”

    “放屁!”李化鯨心頭氣很大,忍不住繼續嘮叨道:“如果不是陛下一直重視軍中衛生工作,讓老先生們研究出來行軍散,可以克製瘧疾等疾病,咱們則一趟搞不好就跟大宋一樣,死不知道都少袍澤。他們兩個狗日的算是撿到了便宜,也不知道沐家是怎麽想的,竟然也被他們忽悠著要先打安南。”

    沐家在大名開國之初,是太祖高皇帝家裏的養子,從起義開始,就立下了赫赫功勳,後來西南也是人家挑頭平定的。

    所以死後被封為黔寧王,子孫世代都是國公,掛征南將軍印。

    沐王府在整個大明朝,那可是鼎鼎有名。

    號稱永鎮西南。

    而且沐王府也真的是忠心體國,雖然換了皇帝,國家改了姓,但是人家沒有怨言,哪怕是自身利益受損,也聽命朝廷,主動派兵協同劉宗敏作戰。

    這些話自然會傳到聖人耳中。

    此番劉宗敏和顧君恩要打安南,來了千裏迂回大包抄,沐家也點兵出征,本部人馬和本地的土地,總共十餘萬負責李化鯨部隊的糧草補給。

    在顧君恩和劉宗敏的謀劃裏,可以去安南就地因糧,也就是說打進安南,直接去他們府庫裏吃飯,吃不上府庫的飯,就去吃大戶,吃不上大戶,就隻能吃百姓。

    但是與安南人時代作戰,摩擦不斷的沐家卻知道,這件事情根本沒有那麽容易。

    因為安南對大明沒有任何的認同感,甚至他們異常仇視大明。

    之所以,當年說安南有幾百萬大軍,一方麵是因為他們的士兵戰鬥力可以,而且兵員不少,其次就是他們的百姓也非常凶狠,即便是婦人,也敢提著刀殺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