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業

第941章 勞動力2(1/3)

    第941章  勞動力2

    土人被弄走,那他們留下的土地,則有大明南部各地的山民耕種。

    能夠用貧瘠的山田,換取上佳的水田,使得各省的百姓興趣大增,政策一開始,就有超過萬人報名前去夷州。

    朝廷發放耕牛和種子,讓他們可以放心墾殖。

    這種土地置換本是國策,讓大明百姓優先耕種更好的田地。隻是在許多地方阻力極大,農民的保守性讓他們不敢輕易放下手裏的芝麻,去追看不見的西瓜,更傾向於得過且過。隻有真正的窮鄉僻壤才沒這份牽絆,更喜歡出去闖蕩。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地理環境,在南洋經商者多是福建人,而且也隻有福建才有人自願前往大明利亞墾荒。

    按照朝廷公布的優惠政策,隻要在大明利亞種植農作物滿三年,所耕種的土地就歸其本人所有,為永久之家業。雖然現在土地價格不高,但要在福建買一塊夷州、大明利亞那樣的好地卻不容易,因此還是有許多人願意遠航前往大明利亞,打拚一個身家。

    定王在大明利亞的頭一年,深感頭痛。隨船隊而來的菜戶並非隻是種菜,也一樣要種糧,而作為農業指導大全的“曆書”在大明利亞卻無法通用。

    因為大明利亞的節氣與大明是反的。

    加之小冰河期是全球效應,身在南半球也無從躲避,於是甚至有了從屏島運水南下緩解幹旱的事。

    作為一個相當於大明國土的飛地,大明利亞特產在大明十分罕見。反之,大明習以為常的動植物在大明利亞也從未出現過。明軍帶來的豬、兔、馬、羊、牛,甚至連貓、狗,都是這片土地的常客。

    因為沒有天敵,加上兔子的繁殖速度極快,明軍將這些肉兔散養在草原上,每天巡邏的時候順便打幾隻,竟然要比籠中飼養的效率更高。

    大明利亞的土人開化程度比夷州更低,根本沒有農業可言,隻要靠袋鼠肉為生。明軍士兵在這裏分地也並非緊巴巴地百十畝論,而是動輒五百畝、上千畝。而且分到的土地在服役期間內就可以享受收益,所以他們更歡迎大陸移民前來耕種,一躍成為吃租子的“老爺”。

    在沒有足夠移民的情況下,土人也是可以使用的勞力,但這些土人實在無法勝任照料莊稼的精細活,所以隻能用鞭子和木棒讓他們長記性。

    王猛作為定王的至交好友,也分到了兩千畝好地。他從未想過自己名下竟然也能有這樣的資產,對於開發利用這塊土地也格外上心,找了幾個老農,悉心指導土人耕種。

    在大明利亞,土人的部落已經發現了數百個,最大的有上千人,最少的隻有十數人。據說整個大島上能有土人五十萬上下,不過這是用公式算出來的,誰都不知道確切數字是多少。他們可不算在人口統計之中。甚至連是否算人都還存在爭議。

    如果明人失手打死了土人,隻是罰一鬥米而已。而如果是故意殺死土人,則連懲罰都沒有——因為隨軍的法官相信,如果是故意殺死土人。勢必是出於正當防衛,所以不為罪。

    ……

    “王猛,家書!”哨兵高舉著手裏信封,揚聲叫著。

    王猛從田埂旁站了起來,躍身上馬,迎著那哨兵跑去。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如今大明和大明利亞之間往返一次大約要半年時間,家書可真是抵得上兩萬金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