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業

第八百九十九章 軍方的新想法(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八百九十九章 軍方的新想法

    “為何國難時文官多能盡節?正是因為有文天祥、謝枋得等人可以效仿。

    陛下曾經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今年的工作中,樹立各種榜樣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事。”秦良玉身著戎裝,坐在主座,聲若洪鍾。

    “總部的訓導要深入部隊,挖掘各種榜樣。從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到浴血奮戰死不旋踵,都要收羅到,都要樹立起來!這是我軍的軍魂,要代代相傳!”秦良玉說完,環視在座:“關於征兵宣傳的問題,皇帝陛下已經有了定論:先讓人走進來,然後再改造他們。但更重要的是從根源培養。”

    眾訓導官聞言紛紛坐正,期待那個風傳已久的消息被秦都督證實。

    “訓導官培訓部正式改製為皇明訓導官學堂,專門培養全軍訓導官。”秦良玉終於不負眾望,宣布了這個消息。

    這代表著訓導官更受朝廷重視,受皇帝重視,日後能夠在軍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教員名單會隨後公布,我先宣讀京師及十七省的招生組組長名單。”秦良玉翻開自己的工作筆記本,上麵寫了一頁的人名。

    與會的訓導官都是校官,各個都有機會成為分派各地招生的組長,不由提胸抬頭,豎起耳朵等待自己的名字。

    這可是一個稀釋中官派的大好機會!

    秦良玉很快就讀完了名單,然後宣布散會。隻是她並沒有立刻離去,所以其他人也都不敢擅動。

    “照我看啊,那個劉大壯連女人都不如。”秦良玉果然是要說不能記入會議記錄的話。

    她又搖頭道:“然而我朝百姓不知武勇之可貴也是沒奈何的事。你們若是不願看到軍中盡是膽怯懦弱之輩,日後出門在外就將佩劍都給我佩起來!”

    移風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別說在資訊手段落後的大明,即便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十餘年間,人們也不能立刻轉變思路,一切向“錢”看。

    國朝初立時,因為亂世的關係,武將地位遠高於文官,英宗時還有外戚走後門求著轉武職。然而現在要鼓勵百姓尚武,卻十分不容易。

    總訓導部的訓導官們除了想盡辦法為士兵謀取更高的社會地位,還要與兵部爭奪基層兵員的控製權。

    尤其是在“縣尉”這個職務的設定上,兵部認為應該由文官擔任。當初啟用武官,是為了方便地方安靖和剿匪。如今各地呼嘯山林的大股匪患已經平息,調用鄉勇和巡檢司的權力就該收回兵部。

    大都督府中隻有總訓最為堅定反對,因為這個職位是安頓退役老兵和士官的重要崗位,隻嫌少不嫌多,焉能讓給兵部?更何況這也是提高軍人社會地位最直接的表現。當人們現當兵也是一條出仕途徑時,自然會對未來可能出仕的士兵高看一眼。

    ……

    範新尚正坐席上,身邊放著一柄雞翅木鞘的寶劍,劍柄包銅,這是訓導部新訂造的一批軍官佩劍。

    作為漢社的起人,範新尚在一群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中占了年紀的優勢。

    他已經四十有餘了。

    作為一個典型的大明讀書人,範新尚在三十歲前都在為一個生員名額而努力,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十歲之後的四年裏。他一度以為自己認命了。在鄉中社學任教,給孩子們啟蒙。從老師的水平就可想而知。這些家裏縮衣節食送來的孩子未來也並不光明。他們之中最有出息的人,或許是在踏上社會之後十年二十年,成為一家商號的小小管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