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業

第八百一十三章 世家的智慧(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爺爺,這才到哪裏?一個知府不算什麽的。”見沒有外人在場,李琦有不在假謙虛,而是哈哈大笑道:“先不說父親,已經是一師之長,替陛下疆域,單說我此次回京述職,就有機遇在眼前。”

    “哦?可是有了什麽消息?”老人家湊上前,一臉好奇的。

    李琦也不在老爺子麵前賣關子,笑著說道:“考功司的人,提前跟我說了幾句,算是讓我有個準備,準備將我放到浙江亦或是湖廣,職務應該是參政或者學政之類的。”

    “這是好事兒,也是壞事兒。好事兒,就是你這再往外放,就是地方大員了,真正的呼風喚雨,但是壞處就是要提陛下處理更棘手的事兒,你擔任的就是軍隊先鋒的角色。”老爺子皺了皺眉說道:“不過咱們李家本來就是陛下手裏的刀,當初既然為陛下降服,就上了陛下的戰車,不論上麵有什麽想法,不要推諉。陛下乃是當世聖君,你們追隨陛下,肯定也不會落個壞下場的。”

    “孩兒省的。不過這事情不絕對,工部那邊兒放出消息來,說想讓我入部堂做個侍郎,專門治理水患。”說道此處,李琦有些驕傲的說道:“嘿嘿,咱們李家的兒郎都是能幹的,四處都搶著要孫兒呢。”

    “嗯,這件事情也不是容易做的,河工的事情,你爺爺我也了解一些,平日裏肥的流油,出了事情,就是身敗名裂,但難啃的骨頭交給你啃,不正是陛下和朝廷信任你的表現嗎。”

    “咱們李家在山東也是有家業的,這些人追隨陛下,每年的收入從未少了去,不論是做什麽職務,都沒有必要貪那兩個小錢。到時候真的讓你去做河工,你就給爺爺做出點樣子,不求千年的攻城,但是幾百年的工程,起碼要出幾個。”老爺子說著說著,話鋒一轉,“國家終究有一日太平,別看你爹現在風光,終究有朝一日會解甲歸田,這天下還是讀書人的天下,爺爺還是希望你能去做個學正亦或者提學官的。”

    大明正統元年,朝廷在布政使司下設儒學提舉司,為提學官,也稱學政使,人稱儒憲,學憲、督學等等不一而足。在十三布政司,一般由按察副使或僉事兼任。南直、北直則任用監察禦史各一員任提學官。景泰元年廢,天順六年恢複,從此沿用後世。

    雖然從職官而論,提學官屬於“道”一級的官員,而且隸屬於布政使司衙門,但在人才選拔方麵的權力卻是不小。徐梁對教育的強調和舍得下本錢,幾乎趕上軍隊。

    自從天津會戰時設立了少年先鋒隊,這些少先隊員們更是享有輔兵待遇,而且因為門檻不高,人心所向,在某些縣甚至做到了學兵一體。

    這種情況之下,學政的庶務超過了布政司一半的工作量,很有必要新立一個衙門以提督一省學政。如今吏部給出的“提督學政”,隻從命名方式上看就知道是個不常設的兼職,不過部內已經有了大致的規劃,爭取在明年年內完成十三省學台任命,將“提督學政”改為常設的“提學使司”。

    所以吏部讓李琦在一省參政與提學之間做選擇,在官品上大致相當,從前景來看,卻是提學使更誘人。

    如今禮部已經幾乎成了“學部”,可想而知,提學使未來要上京入部,對口的便是禮部這個儲相衙門。

    李琦野心勃勃,一直告誡自己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他對祖父解釋道:“陛下私下與我等非科舉進身的官員說過多次,官員重要的是實務,而非學問。而且陛下尤其忌諱門生宗師之類的關係,說那是結黨之萌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