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業

第七百七十六章 貴族分歧(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七百七十六章 貴族分歧

    當然,濟爾哈朗沒有心情去考慮太多,因為最近的事情過於繁雜,在他認為京師的京觀已經夠讓他顏麵掃地的時候,一大群八旗軍官,被人強迫穿著女人的衣服送了回來。

    而濟爾哈朗尚未來得及發泄一番,又有使者抵達大營,將滿清勇士穿著女人衣服的醜像盡收眼底。

    當然,他沒有資格表達自己的態度,隻能跟濟爾哈朗說清楚他此行的使命。

    濟爾哈朗宣信使進來,驗了印信,取出多爾袞的書信。原來是聽政太後就放棄北京來谘詢他的意見,希望他能暫時放下軍務,回北京參政議政。

    這書信中看,卻是聽政太後對多爾袞已經極其不滿。不過濟爾哈朗也談不上讓她滿意,隻是兩個果子裏選個不太爛的罷了。

    大年初一,攝政王多爾袞,盡量讓自己看的精神一些,在群臣的偽裝的喜悅之中進入宮廷,與皇帝一起接受朝賀。

    這一點,是學的漢人的禮俗。

    可接下來多爾袞的行徑,卻讓很多人不恥,甚至大家心裏很清楚,南國把多爾袞的種種行徑,已經寫成了曲子傳唱。

    因為多爾袞毫不遮蔽的去內宮,與聽政太後商議國事。

    這種行徑對於滿洲人而言不算過分,但在漢人眼裏卻是有悖倫常。而道德具有傳染性,所以就連許多漢化程度較高的滿洲人都難以接受。

    隻是眼下濟爾哈朗因為天津之敗和京觀失察之罪抬不起頭,使得多爾袞權傾朝野,沒人敢於置喙。

    沒辦法,誰讓咱感覺自己很行,結果去了前線去丟了那麽大的人回來。

    京觀這件事情,在滿清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

    這真的是奇恥大辱了。

    其實多爾袞倒真的是去找大玉兒商議國事的。

    而且是關乎整個滿洲的命運:是否放棄北京,退回盛京。

    大玉兒自知沒有先帝那樣的雄才偉略,對多爾袞這個“聰明王”的名聲也充滿了懷疑,於是她想起了祖製。

    祖製是以四大貝勒南麵並座,不分高下,共同議政。後來黃台吉花了大力氣,將旗權攏到自己手裏,終於實現了單獨南麵問政,貝勒賜座,其他人侍立的規矩。即便黃台吉稱帝之後,滿洲的旗權和政權仍舊相互抵觸,尚且不能算是完全的封建政權。

    從黃台吉死後來看,滿洲人爭奪帝位的方式也是比誰的牛錄更多、拳頭更大,仍舊是傳統部落時代的習俗。

    此時既然沒有人能夠獨當一麵讓大清統一起來,那最牢靠的辦法還是請來各親王、貝勒,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民主”討論,最終達成一個各方麵都能接受的決議。

    因為豪格被俘,所以正藍旗歸於濟爾哈朗。然而正藍旗下的牛錄卻被阿濟格和多鐸瓜分。多爾袞為了拉攏阿巴泰這個先汗庶子的支持,又將鑲紅旗的旗權從代善手裏挖了出來,交給阿巴泰的兒子博洛。

    如此一來,八旗議政的時候,坤寧宮太後高高在上,背後有蒙古八旗撐腰。滿洲八旗這邊有多爾袞、多鐸的兩白旗;代善的正紅旗;貝勒博洛的鑲紅旗;濟爾哈朗的兩藍旗;以及名義上是順治皇帝親領的兩黃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