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輝係統

第十八章 楊校長“護佑”著你(1/3)

    當小龜王停下之後,楊樹林像一個合格的導遊一般介紹道:“這是全縣最大的綜合廣場--海韻廣場。上下四層,頂樓是電影院以及美食廣場,你們可以在放假的時候來。地下負一層是大型超市,你們可以在那裏采購生活用品。你們先逛著,逛完了去一樓的肯基基點一杯冰淇淋等我。”

    張慧芬怯怯地問道:“校長,您去哪?”

    “去文化用品商店買點學習用品給學生發獎勵。學校每年開學都要表彰學習成績優秀和進步幅度較大的學生。”楊樹林解釋道。

    沒辦法,他堂堂一個正規校長竟然淪落到親自采購文化用品的地步,說出去簡直讓人笑話。不過能省一點是一點,他一個校長去采購,文化用品商店怎麽都得給點麵子吧?

    在約定好碰頭的時間之後,四女和楊樹林就此分開。小龜王拖著手推板車悠悠地來到了文化商品一條街,這裏是整個縣城的小商品集散地。大批量的購買文化用品在這裏是最合適的。

    除了獎品,他還要采購一批本子回去。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簡直就是大爺,書不用買不說,連本子都要學校給發。

    至於從哪掏錢就要各校自己想辦法了,要不是太窮,楊樹林都想自己搞個造紙廠了!如果那樣的話,造出來的本子不僅可以自己使用,還可以賣出去掙錢。

    華夏很多老校、大校都有自己的校辦工廠--粉筆廠啦,桌椅板凳廠啦,造紙廠啦,印刷廠啦......

    人家學校發展的好不是沒有道理,有錢腰杆子就硬,就有錢給老師發考試獎金。老師為了錢嗷嗷叫也要把學生教好,老師把學生教好了還怕上級不給錢?這就是良性循環!

    如果一個學校光靠著財政就能把學校辦好那絕對是有問題的--財政隻發工資、不發獎金。一開始的老師還會靠著滿腔的教育熱情努力拚搏,但是他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換不來一毛錢獎金之後,他便會開始渾水摸魚。教育水平便開始下降......後麵的事兒就不用說了,學校完犢子,隻能半死不活的運營著。

    三才中心校之所以能在各鄉鎮中學當中排行在前,最主要的便是他們有校產--百畝桃林。雖然這是老校長的私產,但是有了這筆錢之後就能給學校老師發津貼績效。數量雖然不多,但是也能激勵一下人心。

    要不然為啥這些老教師死心塌地的跟著老校長幹?君以國士待我,我便以國士報之。

    “等學校以後有錢了...”楊樹林一邊采購本子,腦袋裏一邊編織著美麗的夢,人生如此艱難,還是白日夢讓人歡喜。

    楊樹林隻是簽訂了采購協議,一車的本子需要店家開車配送,他那小龜王能拉多少?他隻是一個莫得感情的簽字機器和賬單支付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