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臨諸天

第五十三章 國公(2/2)

    元朝的軍事實力雖不如建國之初,蒙古鐵騎卻依然很有戰鬥力,加上北方紅巾軍活躍在中原和北方地區,對元大都產生直接的威脅,元朝統治者不得不全力對付北方紅巾軍,使劉福通的紅巾軍幾乎獨力承受元軍的重壓。

    其他起義軍領袖如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明玉珍等也紛紛稱王建立自己的政權,在強敵如林,稱王條件尚不具備的前提下,這種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稱王的結果隻會招來更多的對手。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先後被殺或被滅,明玉珍占據偏遠的四川,也隻能偏安一時,明玉珍死後,他的繼承者雖負隅頑抗,但無力抵抗強大的明軍,隻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在當時是富有遠見的戰略思想,尤其是“緩稱王”的建議被朱元璋采納後,對朱元璋勢力的生存展起了很大作用。韓林兒、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當時實力最強,他們在朱元璋的北邊,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屬於小明王,沒有獨樹一幟,避免了樹大招風,四麵受敵。由於有北方的紅巾軍對元軍進行阻擋,朱元璋才有時間和力量對付東、西兩麵的張士誠和陳友諒。

    遵循“緩稱王”的原則,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後才自稱吳王,推翻元朝統治後才稱帝,建立大明帝國,成為名副其實的開國之君。在這場逐鹿天下的遊戲中笑到了最後。

    趙元謹如今麵臨的情況雖有所不同,不過他這時候若是過早稱王,必定會引來朝廷的全力針對,北方的那幾家大諸侯,甚至胡人部落和某些隱世門派都會盯上他,由此引的後果實在難以預料。

    “先生所言不錯,這稱王之事就緩一緩也無妨。”

    聽完秦烽的分析,趙元謹當即改變了主意,身邊的眾將雖有些遺憾,也不再說什麽。話說他們都不是笨人,想通這一層利害關係並不難。

    “不過,雖不能稱王,稱國公卻是可以的,”

    秦烽又道:“荊楚之地為大帥所得,將來還要圖謀東、西益州,交州,揚州,等到這些地方盡數到手,統一南方,就可名正言順稱王了。”

    趙元謹頷道:“先生所言甚好,那就先稱國公吧。”

    此事議畢,眾將心裏大定,開始專注城內廝殺戰事。此刻東門以及周邊居民區域都已是趙軍的勢力範圍,並且仍在穩步推進中。

    城內百姓早就家家緊閉門戶,無人敢在這時候外出露麵。

    哪怕趙元謹有嚴令,所有軍卒進城後不得滋擾民居、擄掠百姓,可是在城破之初的混亂階段,誰都沒法完全杜絕這種情況的生。

    大街小巷喝罵喊殺聲不絕,不時可見成堆的屍體,血流滿地。成群結隊的趙軍士兵與負隅頑抗的守軍在不同地域激戰,趙軍的體能與裝備優勢開始體現出來,加上士氣高昂,因此清理行動進行得很是順利。

    在孫向青看來,隻要能夠順利奪下此城,就是死上個兩三萬人都是值得的,畢竟慈不掌兵。

    夕陽西下,夜幕漸漸降臨,然後又是一整夜的廝殺,直到天亮時分,城裏的廝殺聲才消停下來。

    於化隆領著兩千餘殘兵退到內城區,繼續頑抗,趙元謹又派人招降了一回,被這老將軍嚴詞拒絕。

    於是大軍圍城,又調來一架回回炮,輕而易舉地轟開了並不算高的城牆,數千精兵湧入,然後便是一場血腥殺戮。

    最後於化隆吞劍自盡,內城中僅剩的一位武道宗師試圖逃離,被秦烽截住激戰上百回合,然後一劍梟,這是他次單憑自身力量擊殺的先天境界強者。

    至此,襄陽城大局已定。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