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龍婿

第103章 你爹合適(1/2)

    “鄭國公可知陛下麵前口無遮攔何罪?”李子府臉色陰沉,一眾文臣看向老將的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

    段師雄依舊耷拉著眼皮,就好像快要睡著似的。

    “今日便是陛下砍了老夫的頭,有些話亦是不吐不快!”程三斧渾然不懼,口水四濺道:“兒郎們浴血殺敵打下來的地盤,豈能拱手讓於他人?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無須緩衝地區。北奴近年頻頻叩關,借此殺他一個人頭滾滾,將北奴人築成京觀屍塔,方能安邦定國。”

    前些年,程三斧征伐西酋時吃了敗仗,損兵折將數萬,劉治一怒之下將其免職。

    自那之後,他便深居簡出,過上了歸隱般的生活。不過老將未死,人脈雄厚,程家幾個兒孫倒是都被安排了要職。

    原本劉治都快將他忘了,收到軍報後才想到了程三斧。於是乎,一道聖旨允其入朝慶祝。

    “鄭國公此言差矣。”李鵬天有老爹站台,腰不疼了,心不慌了,侃侃而談道:“將士出生入死自是不假,可陛下亦未虧待他們。

    論功行賞,傷亡者皆有厚賜。

    正是如此,我等才不能意氣用事,因私廢公。北奴本就野蠻粗鄙,用心感化,使其懂禮儀,知廉恥,方能保北境永世太平,保我大康子民安居樂業。”

    話音落下,便有數位朝臣紛紛站出來附和。

    在文臣眼中一味殺伐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兩邦交好才是上策。

    戶部尚書說道:“陛下,臣覺得此乃良策。近年來災禍不斷,朝廷本就不富裕。此次出征又籌措糧草二十餘萬石,戶部所剩無幾。”

    文臣武將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吵的不可開交。

    偌大的朝堂也變得亂糟糟的。

    李鵬天臉上寫滿了掩飾不住的得意。

    言語間便能挑起如此大的紛爭,這種運籌帷幄的感覺真是太棒了。若意見能被陛下采納,再升個一官半職就更好了。

    李子府隆聲道:“陛下,臣覺得應趁此良機在北境開市互惠,促進雙方交易。如此一來既能彰顯天恩,又能緩和關係。”

    劉治緩緩點了點頭,“徐右相可有話說?”

    徐延宗躬身道:“陛下,臣覺得對於北奴不可不防,亦不能長久用兵。可趁大康兵鋒正盛,向北奴王室發起進攻。

    即便不能全勝,亦能使其知曉我大康悍卒之雄風。同時在北境開市,可售賣鹽茶布匹等物,換取我大康所需的牛羊馬匹等物。”

    他這番話說的中規中矩,也得到了部分武將的支持。

    “陛下,臣覺得徐右相所言並不完善。”李鵬天正色道:“我大康的確兵鋒正盛,可北奴卻是遊牧民族,行蹤飄忽不定。

    若孤軍深入,恐生變故。故而,臣覺得應當召回韓蘇兩位將軍,再派出使……”

    “陛下,臣覺得李八戒是出使北奴的使者的最佳人選。”段烽聽不下去了。這廝即便是想混點功勞,也不能拿別人勝利的果實肆意揮霍啊。

    “段大人,出使之人陛下自有決斷。況且,即便是出使北奴,也應當選一位老成持重之人。”李子府臉色一沉。

    李鵬天可是李家嫡長子,大安城的翩翩公子,哪裏能讓他出去送死呢?

    劉治眯著眼睛問道:“李左相覺得誰合適?”

    李子府麵色一凜,“陛下,臣覺得段禦史最為合適。他乃衛公嫡子,生於將門世家,又飽讀詩書,可謂文武雙全。

    衛公威名赫赫,乃我大康國之柱石。段禦史前往既能彰顯陛下文治武功,亦能力壓群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