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龍婿

第93章 農學(1/2)

    國子監君臣奏對,活字印刷術問世!

    此次君臣奏對,自是不能怠慢。

    長遠縣侯楊威爽很快便被抬了出去。

    段烽麵前也放了軟墊,擺了桌案,還有一盞清水。

    天子和皇後起身整理衣冠,臉上掛滿了隨和的笑容。

    如此隆重的局麵,換個朝臣定是激動萬分。

    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段烽卻有些不以為然。天子和皇後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會生老病死。大家都是人,又不存在刺王殺駕,有什麽好怕的?

    劉治和楊皇後看段烽頗為穩重,心中也不禁暗暗感慨。

    不愧是衛國公的後人,單單是這份從容就不是旁人能學的來的。

    不過等下說話要注意點,不能嘴瓢說了葷段子。

    楊皇後還在這裏呢。

    段烽暗暗提醒自己,臉色愈發嚴肅。

    劉治看他有些緊張,笑道:“段卿放輕鬆些,今日我們隨便聊聊。你雖不是朕的賢婿,卻也是大康的朝臣。”

    君臣有別!

    這是在暗示殿外藏了五百刀斧手嗎?

    段烽扭頭看了看,又看了看劉治和楊皇後,恭敬道:“是!”

    楊皇後好奇道:“段卿看什麽呢?”

    段烽找了個蹩腳的借口,“臣,擔心有人偷聽。”

    中書舍人猛然皺眉,深深的看了段烽一眼,隨即運筆如飛。

    段烽抻著脖子,好奇道:“你寫什麽呢?能不能讓我看看?”

    中書舍人冷笑一聲,再次奮筆疾書,可能在史書中寫上了這麽一段話:陛下傳衛公之孫段烽君臣奏對,此子目無聖上,口出狂言,竟想看史官所書……

    劉治啞然失笑,“段卿還是改不了想看史書的毛病呀!”

    楊皇後輕笑幾聲,便急忙收住笑容,“段卿,史書乃史官所記,哪怕是陛下都無權翻閱。”

    段烽連忙稱是,又灌口水,才朗聲說道:“陛下,臣今日所言恐有僭越之處,還請陛下恕罪!”

    “段卿諫言獻策,何罪之有?”劉治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

    “謝陛下!”段烽行了一禮,朗聲道:“民以食為天,莊稼乃國之本,縱觀曆朝曆代,糧食的生產極度依賴時節,氣候,水土等自然條件。

    豐年百姓忙碌一年,也不過溫飽果腹;災年,輕則食不果腹,重則餓殍遍野,揭竿而起者不勝枚舉。

    遇治世明君,乃萬民之福,百姓得以喘息,勞動力可快速恢複;若遇暴君,乃萬民之禍,輕則動搖國本,重則改朝換代。

    太宗皇帝完善相關律法,陛下輕徭薄稅,實乃萬民之福。可在臣看來,單憑這些還遠遠不夠確保豐糧倉滿。”

    段烽言語之中並不涉及朝廷局勢,而是從開始剖析民間種植。

    劉治和楊皇後的臉色也愈發凝重,顯然都很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關隴門閥雖隨著公孫無忌和褚隨亮的死亡得到了有效的打壓,可五姓七宗卻依舊樹大根深,勢力遍布大康。

    活字印刷術的問世雖然可以極大程度上提升朝廷在學子之中的影響力,可讀書識字依舊不能大規模普及。從而,也無法讓五姓七宗傷筋動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