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場

第十三章 瘋釣(1/4)

    生態農場作者農民在飛

    

    第13章瘋釣

    

    一夜無事,第二天,釣賽的日子到了。

    

    比賽上午8點半開始,田川7點剛過就到達了舉辦比賽的威海垂釣園。遠遠就看到,垂釣園彩旗飄飄,一個由兩輛中巴和幾輛小車組成的車隊正好到達。來到大門前,田川停下車,等待前方的車隊先進入。垂釣園的大門上懸掛著兩個橫幅:“熱烈慶祝第一屆台灣威海垂釣友誼賽成功舉辦”“熱烈歡迎台灣釣友光臨指導”,田川出示了參賽證,跟在車隊後麵進入垂釣園,停好車,背著自己的釣具,來到比賽池邊。

    

    8月中旬,天氣還是比較熱的,但今天是個多雲的天氣,藍天上飄著一朵朵白雲,大約一二級的西南風輕輕地吹動池邊的旗幟,真是個釣魚的好天氣。

    

    到達池邊時,部分釣友已經在準備了,從衣著和裝備上可以比較容易的區分出本地釣友和台灣釣友。本地釣友的裝備五花八門,台灣釣友卻都用釣箱,釣們是混排的,已經提前抽簽確定。

    

    田川來到自己的釣位上,擺釣箱,架炮台,放漁護,裝餌盤,支傘,又取出水桶,從池中打一桶水,把準備用的幾支漂泡在了水中。旁邊是一們台灣釣友,他放下手中的準備工作,饒有興趣地看著田川忙碌,問道:“小友,為什麽要把標泡在水裏呢?”田川也不隱瞞,說道:“魚漂會吸水,如果用幹漂,在釣的過程中調好的位置會發生變動,影響靈敏度。”台灣釣友恍然大悟,連說有理,連忙把自己的漂也泡了起來。

    

    傘和魚護是舉辦方統一提供的,田川坐下後舉杆一試,發現傘的位置太靠前,有些影響抬杆,他幹脆把傘收了。魚護上沒有磕魚針,田川將自製的磕魚針裝上去。規則隻允許一支杆下水,但田川準備了兩支杆,一支主釣,一支備用。

    

    從昨天試釣的結果來看,池中主要是鯽魚,雜魚很少。鯽魚多數是二兩左右的,也有部分大鯽魚。田川為了應付不同情況,配了三份餌,一份草莓香,一份穀香,一份濃腥。三份都做成可搓可拉的高分散餌。

    

    他這些餌料沒有配成成品,拿出來的是一大堆瓶瓶罐罐,一種種混在一起,再加水攪拌成餌料,不同的配比,就能得到不同口味的餌料。田川配餌料的時候,周圍不少的人都圍上來看,因為感覺太複雜了。周圍的國內釣友用活餌的不少,有蚯蚓有紅蟲,台灣釣友都用麵餌,搓成軟軟的樣子,隻有田川配出的餌料,看著粗粗的不成形,顯得比較另類。

    

    隨著廣播中“準備”的命令,大家都坐到釣位上,作好了開始調漂的準備。一分鍾後,“開始”的命令下達,大家分別開始拋杆找底,比賽開始了。

    

    田川快速地完成了對漂,找底,的工作,先用自己比較有信心的穀香餌,搓大餌打窩。預計的二杆打窩尚未完成,一個清晰的截口出現,田川手腕輕輕一抖,一尾二兩的鯽魚從水中飛起,左手拉住線,將魚磕入魚護。停止打窩,開始搓小餌垂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