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業

第221章 謀朝局三臣密奏蕭錦棠(三)(1/3)

    或許在旁人看來,蘭卿睿行諫三堂會審的目的無非就是想拖延結案時間想著借機翻案保住陳思和,畢竟陳思和是他長兄的獨子。可蘭卿睿此生最大所求不過就是保住蘭氏門楣榮耀不衰,他是為了侄兒性命就將蘭氏基業與榮耀置於不顧的人麽?陳思和所犯之事恰擊民怨,若是以公謀私則會反受其害,放棄陳思和對蘭氏來說是斷尾求生。蘭卿睿並不會太過在意一個戶部侍郎的更替,失去一個戶部侍郎並不會損及蘭氏根基。他真正懼怕的,是在軍糧貪汙案結案後朝局的變化。

    

    空缺的職位由誰填補,而新臣又站何人黨派,這些才是真正影響蘭氏根基的因素。思至此處,蕭錦棠隻覺心下悚然一瞬。他眼神一凜,冷肅道:“楊愛卿,您的意思是,太師欲通過三堂會審時犯人口供與庭供和證據誤差來栽贓聽風小築辦案有失,從而煽動民心抵製嚴刑酷吏,讓聽風小築再不得登堂入朝?”

    

    “陛下明鑒,隻是老臣也以為,貿然啟用酷吏,必會造成朝野震蕩。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什麽事兒都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陛下有心革新,但亦要謹記窮寇莫追之理。”楊明正恭謹垂首,麵上平靜然心底卻對蕭錦棠掌控權力與政治的敏銳感到暗暗心驚。他還是個尚未年滿十六歲的少年,可心思城府卻絲毫不輸謀臣略將。殿內短暫靜默一瞬,楊明正悄略抬眼瞥向那主位之上擁著裘氅的清瘦少年,隻見他以手支頜翠瞳低垂斂住一線連他也看不透的心緒。

    

    “楊愛卿言之有理,隻是三位愛卿深夜至此,想必也不止是為了一件大理寺案宗之事。且再說這三堂會審,本就是由禦史台、刑部、大理寺三方齊查重案,若是大理寺所查與聽風小築的初查案宗有所出入,也不得說是大理寺內部包庇案情……太師亦是用心良苦啊。”蕭錦棠淺淡一笑,曲著清素如竹節般的指節端起案上熱茶,曹清徐隻見那雙濃翠深瞳隔著嫋嫋茶煙向自己與薑叡望來,令他近乎呼吸一窒——

    

    這個眼神他太過熟悉,這分明就是靈帝的眼神!當年靈帝寵愛薑貴妃所生之子,其一原因就是蕭錦輝長得與年輕的靈帝有八分肖似。可現下來看,這從出生開始便近乎沒有見過外人的九殿下才是最像靈帝的皇子。這位新帝比多疑擅謀的靈帝更為可怕,靈帝擅暗中操局,行的是無非是無為利己之事。而新帝卻是這深宮囚籠中養出的最凶狠的獸,他從來都是手握刀劍,他擁有自靈帝身上遺傳的源於血脈的耐性和謀略,更從蕭錦輝身上學會了一擊斃敵的凶狠與果斷。

    

    “陛下明鑒,臣等的確還有其他要事需行上稟。”薑叡是最會察言觀色的角兒,他聽得蕭錦棠出言便知這位少年帝王知曉了他們來意後便不再遮掩行言,而是直言開口:“請陛下恕臣失禮,臣以為如今首重要事是軍糧貪汙結案後官職的替補人選。庸碌貪罪之人德不配位,自是需要能臣良人頂補朝中要職。臣等不才,妄擬適格之人名單一份,還請陛下過目聖裁。”

    

    薑叡說罷便自袖中掏出一份已擬好的奏折,楚麟城見狀忙快步上前接過轉遞給蕭錦棠。蕭錦棠拿過奏折看過後將其隨手放在膝上,唇角微翹笑意漸深:“委實勞眾卿費心了,能得三位卿家聯名舉薦之人,想必皆是難得的才俊。”蕭錦棠說著一頓,再開口時語調卻是一變:“隻是更替朝臣事體茲大,孤不可獨聽片麵之言便妄作決斷,此折名單人選倒不若等至結案之後再於朝會之上眾卿評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