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業

第181章 故人相見齊穆暗交鋒(1/5)

    從來閑時度如飛,自蕭錦棠打著為國祈福的名頭遷居護國寺已過了大半個月。由於得到楚麟城的消息,楚淩雲提前率部眾歸朝述職,防的便是穆鈺調兵臨陽。但穆鈺倒沒做什麽舉措,像是認了栽又像是韜光養晦。蕭錦棠雖不在朝,但滿朝臣下皆是心底惶然,無一不懼這一怒雷霆的新皇。但反觀穆鈺倒像是成了個無事人,好似妹妹被軟禁於他無甚掛礙一般。

    

    不過轉念一想,穆太後被奪了垂簾聽政之權的確對穆鈺來說無甚影響。隻要兵權在手,垂簾聽政不過是個錦上添花的說辭罷了,此次蕭錦棠雖重創了蘭氏一派,卻未傷及穆氏根基。而楚清和奉令下山暗查西魏時也得知近日穆鈺去綺夢閣的時候較之平常少了些,伺候的歌姬舞伎說侯爺醉時說著臨近年關了,要備個家宴給老友們接風。至於接誰的風,用腳趾頭想也知是給即將抵京覲見新皇的齊王和其他封疆一方的王爺。

    

    但風聲畢竟恢複不久,所覆勢力尚且短淺,再加之廣寒勢力在西魏根深已久,即便葉素痕不在西魏也難以滲入。蕭錦棠想通過風聲得知西魏皇室近況委實太過鞭長莫及,楚清和也就隻能通過來綺夢閣消遣的西魏皇商口中得知如今的西魏皇帝葉素君龍體欠安,絕大多數時候的早朝已由當初的攝政王葉穆成與年僅十三歲的太子代行監國議事。

    

    而葉素君雖龍體欠安,但卻正值盛年,故而朝上誰也不敢說陛下龍體抱恙的事兒。可朝臣也不是傻子,若是葉素君一直抱恙難愈,一朝龍馭賓天也是遲早的事兒。若是這般,朝上目前最有實力與資格繼承大統的便隻有已逝中宮皇後所生的太子和葉素君最為寵愛的榮貴妃所生幼子以及攝政皇叔葉穆成。葉素痕作為葉素君的左膀右臂,他的立場幾乎決定了奪嫡的成敗,但就在這個多事之秋,葉素痕卻留書一封失了蹤。

    

    蕭錦棠聽得楚清和匯報後也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道切莫打草驚蛇,為了避免驚動葉素痕與沈攬月,他這半月以來竟是一次也沒去主動拜訪過沈攬月,然不想去看望蕭錦月時又碰巧遇見過幾次。

    

    初見之時,蕭錦棠雖驚豔於沈攬月之貌,但卻謙恭相待,恪守君子之禮。沈攬月雖介懷那晚楚清和所說,可蕭錦棠的作為卻不似心慕自己的少年,他的行為言談,倒讓自己覺著頗有幾分知己之感。

    

    而蕭錦棠長在深宮不曾讀過幾本書,更於風雅無解,但勝在年紀小學什麽都快,沒過幾日便在楚麟城與沈攬月的教導下懂了些品茶點茶的皮毛。年關將近,但在山上的年輕人們卻反尋得些清閑之樂,無事便相約小聚,任著時光在紅泥綠蟻清茶飛雪中度過,幾乎是轉眼之間,除夕已至。

    

    蕭錦棠初初登基,本應於今年除夕於宮中大宴臣下,但誰料出了軍糧貪汙一案和強奪太後垂簾聽政之權的事兒。蕭錦棠便順水推舟,以國庫空虛為由將君臣同宴會改為禦饌賜宴,且因陛下為國祈福不在宮中,故而除夕夜宴一切從簡改為家宴,僅邀重臣宗室於護國寺後的金禮殿內開宴。

    

    這本是於禮不合的命令,但無奈蕭錦棠打壓蘭氏和強奪太後垂簾聽政之權的雷霆強勢早令群臣惶然,以至於竟無言官敢上諫此令荒誕,生怕這位新皇上任的三把火還沒燒盡,摘了自己腦袋當柴火。可縱朝臣不言,然蕭錦棠這條諭令卻不知為何流進了玉京百姓的耳中,給百姓創造了新的茶餘飯後的談資——

    

    蕭錦棠的即位本就頗具傳奇色彩,關於這段經曆早不知在說書先生口中演變了多少版本。但結合起流傳已久的手足相謀的言論,也就不知從哪兒冒出一派酸儒傳起了新君蔑視禮法罔顧人倫謀兄弑父的流言。但這股流言並未掀起多大的風浪,畢竟蕭錦棠登基不過一年便以雷霆之勢審了貪汙重案,加之定國大長公主重回朝堂輔政,一時間民心歸定,總體來說褒大於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