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業

新皇登基穆後垂簾聽政(2/4)

    

    國喪之事,蘭卿睿攜和禮部將一切都打理妥當,過程井然有序,而蕭錦棠似乎連奏章都不需批閱。隻消蘭太師站在一旁執禦前朱筆代為批閱即刻。不過三日,大周更朝換代,隻等一月後舉行登基大典。

    

    後宮之中應是哭喪哭的最厲害的。為先帝哭的倒沒幾個人,多的是那些先帝寵妃們為自己哭的。她們好容易躲過了宮中明槍暗箭和蕭錦輝的株連,本以為可以受享太妃尊榮,卻未逃過殉葬遺詔。

    

    當年為爭一時之寵費盡心機。殊不知已忘了伴君如伴虎之理。蘭卿睿奉遺詔賜前太子生母貴妃薑氏、淑妃王氏殉葬。三尺白綾一杯鴆毒見證了朝廷變更。

    

    二妃自盡時蕭錦棠也去了。曆代帝王寵妃所居的披香殿前,珠釵環佩委地。昔日寵冠後宮的薑貴妃披散頭發一席白布蓋著便了卻一生。此情此景,又何其像十年之前棠棣閣那一幕。

    

    轉眼間已是五月春末夏初。國喪已過,欽天監擇吉日正式舉行登基大典。

    

    大周曆五百九十三年五月初九·周煬帝蕭錦棠於玉京城宣政殿行登基儀式。且因欽天監所言,登基前夜星辰異動,眾星作麒麟之樣對入紫微,乃破而後立之兆。故自此改年號為麟棠,即日起行新年號,始為麟棠元年。

    

    承先帝遺詔,憂國力空虛,勞萬民心力。故新帝登基儀式從簡,故不設置龍輦遊帝都之禮。

    

    饒是如此,宣政登基之禮卻不可少。

    

    時逢天光晴明,萬裏無雲。朝鼓鳴鍾後百官由午門入列,宣政殿外各級官員以官階品級次第排列開來。自午門起,五千羽林軍著盔持槍列隊至宣政殿前。禁軍皆著玄甲白翎,甲胄之上流光黯黯。

    

    且羽林軍陣中,每五人一距便有一士官著銀甲戴紅翎,手持印有大周皇帝徽記的殷色飛龍旗肅立。殷色飛龍這本是大周開國皇帝蕭徹的帥旗。飛龍揚旌便是蕭氏大軍出征之時。蕭徹一生征戰無數,終一統中原建立大周。故而殷色飛龍便成為了皇帝的專屬旗幟。每當新帝登基,便升此旗。意味著新帝繼位破舊立新,同時告誡新帝為皇即是征途。

    

    殷紅旌旗展揚,午門外的鳴鼓聲聲回蕩在宮城內外。眾臣肅然不言,待得朝鼓禮畢,見蕭錦棠身著玄衣纁裳,頭戴玄玉冕,身後隨著先帝遺命的輔政大臣們行至宣政殿前。

    

    階陛兩側逐階站上的是當朝四品以上的大臣及諸位皇親貴胄誥命夫人。而皇親隊伍的最前列並列站著的是當朝新帝親妹明毓長公主蕭錦月和定國大長公主蕭麗華。階陛盡頭處則站著負責宣禮的禮部尚書。見蕭錦棠已至階陛下,禮部尚書整裝肅容高聲道:

    

    “聖上進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