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827章 強大得多(1/2)

    中華商用飛機公司在客機的智能駕駛座艙的人機交互界麵設計方麵是下了非常大功夫的,周曉東對此尤其是非常重視的。

    其實相較於戰鬥機,客機的駕駛艙設計難度要小很多的,因為戰鬥機追求高機動性能,讓飛行員能夠承受更高的過載基本上采用了大後傾角的座艙設計,讓飛行員的眼位和視野都是發生了變化,駕駛艙能布置儀表板的麵積大幅縮小,這對國內外的設計師和儀表設備集成度要求是更高的。

    玄思航空科技公司方麵為綠衣大食國定製的的雙發重型電子戰飛機采用了高度集成數字智能化駕駛艙儀表設計,用了非常多玄思科技集團這些年研發出來的先進技術。

    民用客機方麵並沒有這些方麵的困擾,而且民用飛機產品更新換代時間特別長,而且波恩集團和空巴集團兩家瓜分了全世界幹線飛機以上所有的市場,兩者對於民用飛機技術升級的願望根本就不強烈。

    周曉東帶領下的玄思科技集團在消費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通信信息技術領域要跟國外眾多的科技企業進行殘酷的競爭,拚了命搞技術研發,而且因為擁有海量的出貨量能從全世界得到海量的消費者反饋數據對算法和芯片產品技術進行快速迭代優化改進。

    從技術層麵來說,玄思航空科技公司已經在相當多技術領域超過了波恩集團和空巴集團以及這些零部件供應商,而且這些供應商設備部件用到的芯片器件其實用的都是非常成熟的單片機係統,這些係統都是存在著性能孱弱的缺點,其實根本無法滿足周曉東提出來的數字智能化要求。

    這些航空設備產商因為入局早占據了市場,而且全球民用飛機一年的的產銷量也就數千架而已,其實對產品設備的技術升級意願並不強烈,其實新技術含量是很低的。

    這些設備供應商跟波恩集團和空巴集團都是綁定在一起的,互相依存,並且掌握著市場主導權和定價權,不會隨便讓他國的產商入局這個市場。

    玄思科技集團涉足航空航天產業是因為周曉東之前接手了高層分派下來的任務,因為項目做得好,周曉東負責了更大更多的國家級大項目。

    航空航天產品對可靠性要求很高,所以在選擇方案時比較保守,不過周曉東為了抗衡波恩集團和空巴集團,在航電設備方麵技術方案是頗為激進的。

    這次韓光照過來見到中華商用飛機集團公司在智能駕駛座艙設計方麵用了非常多的新技術,開口說道:“技術創新是必須的,隻要符合現有的標準規範,這些新技術能夠更好地提升民用飛機產品的安全可靠性,你帶領的技術團隊怎麽設計研發我不管。”

    聽到韓光照的話,他笑了笑,隨後說道:“領導,我們這個智能駕駛座艙還能夠模擬客機在國內外眾多機場起降,還能夠模擬客機在複雜惡劣情況以及飛機出現嚴重故障的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