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740章 正式掛牌(1/2)

    周曉東其實對於波恩集團和空巴集團現有的一些技術標準以及產品技術心中並沒有覺得有多麽了不起。

    其實這兩家巨頭公司相當多的技術更多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積攢起的,而且因為民用飛機這種產品升級換代周期相當長,幾乎是十來年才會進行一次升級,其實產品設備更新升級速度是相當慢的。

    另外圍繞著這兩家巨頭形成的這些係統供應商主要是跟著這些主機廠在走,在產品技術上升級速度也是相當緩慢的,一些產品技術在周曉東眼中甚至是已經相當落後了。

    因為這兩家民用飛機巨頭牢牢地把持著這個藍星上民用飛機市場,並且這樣的市場是相當封閉的,對於技術升級的驅動力並不是特別大。

    現在波恩集團自身運用的這種還在研發當中新機型運用的這些智能技術其實跟玄思科技集團研發的智能技術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屬於傳統的人工智能,跟玄思科技集團研發的人工智能不再一個層麵上。

    按照周曉東提出來的技術要求,國內研製的民用大飛機要搭載超強算力的處理器係統和遍布飛機全身的高精度傳感器能夠實現高度智能自主化。

    目前波恩集團和空巴集團在機身上搭載的傳感器數量最多隻有幾千顆,但是周曉東還是覺得太少了,而且包括氣象雷達在內的儀器設備一些功能也不能讓他感到滿意。

    現在民用飛機上搭載的這種氣象雷達並不具備周曉東要求對風切變的探測以及預測功能。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飛機的安全,周曉東早在四五年前就讓玄思航空科技研究飛機結冰機理和除冰係統,還建設了大型的結冰風洞設施。

    現在國內研製的軍用飛機都是用上了玄思航空科技這邊研發的除冰係統,並且都會將縮比模型送到這邊的結冰風洞來進行實驗,可以說是大幅度提升了軍用飛機的安全性。

    現在周曉東全麵負責國內民用飛機項目,他自然要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讓國產民用飛機產品更加安全可靠。

    他堅持要求在民用大飛機項目裏麵導入這種人工智能技術並不是來跟飛行員爭奪駕駛權,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錯誤,解決飛機產品運行當中碰到的一些實際困難障礙。

    對於他提出來的這些要求讓眾多參與會議的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們感到壓力山大,私底下對於這位年輕領導提出來的要求是抱怨不已。

    周曉東中間也聽到了這些牢騷話,不過他才不會管這些,既然各種技術標準和流程都定下來了,那就必須嚴格地按照這些推進下去。

    時間來到了六月底,中華商用飛機公司正式在鵬城市大鵬區航空技術產業園這邊掛牌了。

    中華商用飛機公司由周曉東一手負責,並且接下來的經費都是由他來籌措,公司總部還是落戶在了鵬城市這邊。

    其實中華商用飛機公司籌備階段的時候眾多省份都在爭著讓這家公司總部落戶在自己的地區,尤其是金山市方麵最積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