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443章 叫板(1/2)

    “公司這邊利用超級計算機仿真測試驗證了多個張量運算模型,測試結果表明這套算法模型在處理大型複雜的計算時起到了加速的作用,效率比矩陣式算法有了幾十倍的提升。”

    周曉東開口說道:“目前公司這邊的算法研究院已經將這套算法模型變成了一套硬件架構內核,裏麵包含了一個新型的矩陣乘法單元和加法單元,這樣的技術本質上是將32位和16位數字的浮點運算壓縮為8位整數,可以將大數集轉換為離散集,不會明顯地損失運算的準確性。”

    他耐心地向包括倪永南和陳繼雲等人介紹這這套張量運算模型的設計思路。

    “目前永正科技公司公司這邊要做的工作是和這邊的數學算法研究院技術團隊一起將這個新型的IP內核和幾十條高級指令和龍芯二號現有的IP架構進行融合,將編譯器和軟件棧開發出來,讓軟件部門這邊開發出來的軟件可以調用這些高級指令實現運算加速。”

    周曉東笑著說道。

    作為前世的人工智能頂尖科學家,周曉東當然會想辦法將這種極為先進的智能算法工具拿出來讓自己公司率先使用,讓自身的技術研發再次加速。

    通過近五年的時間,周曉東自己帶出來的芯片設計研發團隊按照他的計劃終於是開始踏進了張量運算技術領域,並且將這套算法模型變成了芯片IP內核。

    這種人工智能加速IP架構內核提供的幾個高級指令可以內核架構裏麵的運算單元提供簡單的計算,並行運算的效率比現有的處理器計算效率高出了上百倍的提升。

    另外這種人工智能處理器內核架構本身就封裝了神經網絡邏輯推理演算的算法模型,對於減少神經網絡預測演算起到了高度加速的作用,導入的大型複雜的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的時候訓練時間那也是出現了百倍以上的效率提升。

    之前訓練一個神經網絡模型就算是在超級計算機上麵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在采用了這種算法後兩個多小時就出現了收斂。

    不過目前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麵進行研究的主要是科研機構,普通人根本無法感受到這些,要想讓這些技術真正走到消費者身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目前掌握這些核心技術的人員也就是玄思科技集團公司這邊不到百人的技術團隊,主要的研發任務就是為集團公司打造更強大的運算工具和工具軟件。

    這次他將這方麵的技術導入接下來的龍芯三號處理器主要是為了推出一款運算性能超強的CPU快速地上市,滿足產品業務需要。

    永正科技公司公司這邊算是頭一次接觸到這方麵的技術,目前隻能是起到一個輔助,幫助一起開發編譯器和軟件棧,至於說永正科技公司公司方麵在今後能不能對這種智能芯片IP架構做出優化或者改動那要看陳繼雲他們能花多久掌握了。

    目前爾英特和超威半導體在自身的處理器架構上並沒有什麽多大的創新,主要體現在通過材料和製程工藝以及優化指令集算法來提升處理器性能,基本上還是在舊有的技術體係裏麵打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