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381章 爆產能(1/2)

    周曉東旗下的公司從利飛浦集團公司那裏雖然采購了幾套電子透射顯微鏡用來材料方麵的研究,但是這些並不適合用來對大尺寸超高精密度的光學器件和鍍膜層進行測量,這些特殊的設備那是必須要自己動手研製的。

    他旗下公司從這家德意誌科研機構買回來的隻是實驗樣品,買回來後這邊的技術研發團隊根據自身用來檢測超高精密光學器件的實際需要重新進行了設計開發製造,中間碰到了相當多的技術難關,修改了多次,現在研製出來的不同類型的兩套超精密檢測設備總算是弄出來能用了。

    這樣的原型設備這邊研發車間造了好幾台,目前還在一邊進行測試一邊進行實際生產,不斷地解決實際生產中碰到的各種技術問題。

    徐萬青看著周曉東開口說道:“剛才你說你們這兩套設備還有不少故障問題,不過總算是能投入實際使用了,這個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周曉東苦笑著說道:“這個也是被逼出來的,隻能是自己一邊用一邊對這些設備進行改良了,可能還要幾年的時間才能讓這些設備存在的故障一點點給排除掉。”

    隨後徐萬青在另一間車間裏麵見到了一個巨大的容器設備,這套設備是專門用來給光刻機鏡頭組鏡片用來蒸鍍鍍膜材料的設備。

    這套設備是鍾保國和羅誌平等科學家一起帶著技術團隊設計開發的,為了實現這些眾多大尺寸的鏡片實現高精度的鍍膜,並且以比較高的良率完成鍍膜工藝,技術團隊那是沒日沒夜地對鍍膜工藝技術和設備技術進行各種技術攻關。

    現在這套專用的高真空鍍膜蒸鍍設備前年研製出來後不斷地進行改良,現在這套設備以及鍍膜工藝已經是變得成熟了。

    隨後在光刻機鏡頭組總裝車間裏麵,徐萬青見到了數十名工程師和技師此時分成幾個小組同時在工裝台上組裝這種比人還高的鏡頭組裝置。

    每個工作小組的負責人都是心靈手巧的技師來帶著技術人員來按照固定的流程進行總裝工作,技術人員使用的不少是特製的工具,完成每一個組裝步驟後要用到各種高精密的測量儀器進行測量,中間還需要進行微調。

    徐萬青看到這些工程師和技師平均都是三十歲以上,最大的年紀在四十多歲,對一邊的周曉東說道:“現在你們一個月需要組裝生產多少套這樣的鏡頭組呀?”

    “現在我們一個月要組裝生產這樣的鏡頭組至少四套,今後幾年國內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麵板生產線起來後,鏡頭組的產能還要往上提升。”

    周曉東開口說道。

    現在玄思科技公司這邊的光刻機鏡頭組生產線已經進入了穩步增長的批量生產階段,雖然這麽一套鏡頭組公司這邊的報價在一千多萬,中間的利潤是相當高的,但一年的產量不是太多,其實總的營收並不高。

    周曉東旗下的玄思科技公司為了研製光刻機設備的鏡頭組這些年投入了數十億,不過這些高端的產品設備並沒有太賺錢,玄思科技公司賺錢的多個業務全都是消費級的電子產品等業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