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254章 題詞(1/2)

    周曉東此時繼續向楊力持解釋道:“這種汞燈光源係統的光刻機設備到時候不合適加工更先進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設備後依然可以用來加工分立器件、功率器件、模擬芯片等產品,這樣的光刻機設備需求量是相當大的,我們並不擔心這種設備會被淘汰掉。”

    “另外我們研製的電子束係統和離子源其實就是為更先進光源係統做準備的,對於研製出這些高品質的高功率光源係統我本人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周曉東開口說道:“我們國內的科學家在十多年前就在實驗室裏麵利用利用激光等離子體軟X射線為激勵源,觀察到離子性氟化氬準分子達到了一百二十五納米波長的真空紫外輻射,也有這方麵的理論模型,我們要做的是讓這些理論研究變成實實在在的可用光源係統,然後圍繞這些光源係統開發出光刻機的鏡頭組係統和光刻膠產品。”

    “其實我們國內在半導體設備理論研究水平上是不比國外差的,最難的還是在材料製備工藝技術和器件的加工工藝技術上,所以我們現在在這方麵投入是很大的,這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一點一點地啃下這裏麵的硬骨頭。”

    周曉東開口說道:“這中間可能還會麵臨失敗的風險,需要重新想別的技術方案,不過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咬著牙把這些擋在麵前的攔路虎給搬開,隻要我們攻克這些技術難題,在半導體芯片製造環節上就再也不用被人掐脖子了。”

    楊力持此時看著周曉東說道:“看來你們找到了國內半導體產業突圍的真正辦法,國內也隻有自己能研製出半導體材料和設備這種最底層的東西才是出路,我看國內不必著急去尋找海外公司在國內投資建設更多的八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這既換不來技術,還把國內的市場給丟了。”

    周曉東看到楊力持一副深受觸動的神情,說出這樣的話來,心中暗喜:自己這次能讓眼前這位大領導在半導體產業上改變想法可謂是取得了重大成果了。

    在前世記憶當中,國內高層在兩千年之後掀起了一次轟轟烈烈的投資建設晶圓廠的熱潮,當時采取的方式是讓不少的半導體芯片產商在國內投資建設晶圓廠,不過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太好,在先進製程工藝上依然跟海外半導體芯片產商有相當大的技術差距。

    現在他讓大領導改變了主意,那麽國內高層將大量的資源傾注到半導體設備研製方麵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高層一旦做出了計劃,那麽這樣的計劃就能延續非常長,這樣對周曉東的來說那是能起到相當大的助力。

    前世記憶中,華泰集團公司旗下的這家半導體芯片公司差不多是六年後才成立,之後的十年時間裏麵那是內外交困,海外被封*鎖,國內被冷嘲熱諷,連虧損了十年,靠著華泰集團公司這顆大樹才勉強的活了下來,而且剛剛盈利沒幾年的功夫,華泰整個集團公司都是遭到了米國全麵的打壓,同時要跟三十多家米國尖端企業抗衡,拚命尋找能讓自己活下去的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