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195章 采訪(1/2)

    周曉東此時賣力地給在座的各位畫著大餅。

    “這些海外半導體產商剛開始研製出來的半導體設備也是不怎麽樣的,不是這樣的問題就是那樣的問題,中間通過在使用過程中積累的數據經驗不斷地提升技術性能,我們同樣也是可以做到的。”

    “目前我們已經是掌握了比較完整的芯片製程工藝技術,有好幾種工藝技術是我們獨有的,我們會把這方麵的工藝需求反饋給這些科研所,大家一起針對這些工藝要求進行針對性的開發,這樣可以比較快地開發出我們需要的設備和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專利。”

    “周董你的思路是非常正確的,這樣才能快速地讓我們國內的半導體設備技術發展起來。”

    童金亮點頭道,他在心中不得不佩服周曉東國內半導體產設備產業發展思路之精準獨之處。

    “雖然我們現在掌握了一定的製程工藝,不過還有非常多芯片器件的製程工藝我們還沒有掌握,在座的各位好幾位都是芯片器件研究設計的科學家,研究了多種新器件,發展了相應的新器件模型,我是希望這些新器件新設計走出實驗室,能夠在民品市場裏麵獲得不錯的收益。”

    周曉東此時對王遠洋說道:“王院士,您研究了多晶矽薄膜氧化動力學和電學性質,建立了多種模型和新技術,設計了多種上體矽晶體管結構,另外在微機械技術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我是希望您設計開發的這些新器件結構和工藝授權給我們,一起合作開發出用在消費電子產品上麵的芯片器件。”

    其實國內這些微電子專家院士在半導體技術的基礎研究是很好的,隻是受限於國內落後的半導體芯片加工技術,流片出來的芯片器件在性能上比國外類似的產品要差,再加上很難打開民品市場,產量是很少的。

    這次有機會跟這些技術大佬們見麵,周曉東想抓住機會從中科院這邊得到一些技術專利來充實星環科技公司這邊的技術專利庫。

    王遠洋眼中一亮,笑著道:“這個要看童院長如何安排了。”

    在座的這些專家院士不少人已經知道了眼前這個年輕人是鵬城市那邊的數家公司的董事長,而且聽說幾家公司營收規模做得很大。

    現在這個周董有意從中科院這邊買技術專利,王遠洋心中當然是樂意的,畢竟他手中掌握了不少的技術專利,能把這些技術專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芯片產品賣出去誰不樂意呢,以前中科院研發設計的一些芯片器件在民品市場上根本就賣不動。

    因為力晶科技公司的六英寸晶圓生產線工藝技術一年前才開始量產,還隻能做到零點八微米,通過技術升級現在已經能做到零點三五微米的製程工藝。

    現在星環科技公司的實驗生產線竟然掌握了零點二五微米製程工藝,並且鵬城市現在正在建設兩座晶圓廠,這讓這些微電子技術專家院士是非常高興的。

    周曉東跟這些專家院士暢談了一番,臨近中午才離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