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193章 院士團隊(2/2)

    黃秋燕眼中露出了遺憾的神情。

    此時一邊的中科院院長童金亮開口了:“周董,你提出國內重點發展六英寸和八英寸晶圓生產線的半導體設備,為什麽不重點發展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設備呢?”

    此時幾位首長都看向了周曉東。

    “從理論上來說,十二英寸晶圓的尺寸比八英寸的麵積大了兩倍,正常水平的話能切割出五百多片芯片晶粒,八英寸的隻能切割兩百六十來片的樣子,不過十二英寸晶圓因為晶圓尺寸大同樣讓加工工藝的難度大幅提升,這對加工設備性能和工藝技術要求非常高。”

    周曉東開口說道:“目前國內掌握零點二五微米製程工藝的技術人員數量不過幾十個人,現在這些技術人員全都在我的公司裏麵,我們實驗生產線用的設備都是八英寸晶圓生產線設備,目前國內既買不來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設備,掌握這方麵的技術人員也沒有。”

    “就在去年的時候,國內掌握的隻是六英寸晶圓生產線設備工藝技術,最高的製程工藝隻有零點八微米,通過我們各方麵的努力,建成了這條八英寸的晶圓實驗生產線,總算是一口氣追趕了近三代製程工藝,好不容易培養出了幾十個掌握這種製程工藝技術的技術人員。”

    周曉東開口說道:“如果國內冒然研製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設備,大家對具體的工藝技術參數需求都不清楚,研製出來隻能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是沒辦法商用化的。”

    “現在國內發展半導體設備產業是沒辦法冒進的,隻能是有多大的鍋下多少米,”周曉東開口說道:“目前來說八英寸晶圓生產線設備放在國際上都不算落後,采購十二寸晶圓生產線設備是這些米國這些不差錢的芯片大廠和這些大型芯片代工企業,他們財大氣粗,能夠把自己的芯片器件賣到全世界去,用得起這些設備,我們隻能另想辦法。”

    周曉東開口說道:“這些海外芯片大廠和下遊品牌產商能夠滿世界撈錢,我們國內沒這個條件,要想發展半導體設備產業隻能從六英寸和八英寸半導體設備上著手。”

    “現在我們通過各種技術攻關後已經可以說已經解決了光刻機設備關鍵係統之一的工件台裝置設計研發製造的技術難題,研製出來的這種步進掃描式工件台和掩膜台實現了高速高精度的同步運動,誤差控製在了五納米以下。”

    周曉東開口說道:“目前我們自主研製的光刻機已經在實驗生產線上開始測試試用了,已經完成了零點二五微米芯片光刻工藝的流片測試,另外我們自己在研製出來用在在晶圓光刻膠上麵的防水塗層材料也是完成了測試,各方麵的性能指標都達標了。”

    “通過目前我們自己得到的各種實驗數據,我們對這套八英寸光刻機設備在後年實現量產還是有信心的。”

    周曉東開口說道:“不過要想實現量產和製程工藝的持續推進,國內還不能提供大口徑光學鏡片的超高精密拋光加工設備以及拋光材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