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163章 長晶爐(1/2)

    聽到周曉東的話,丁偉愣了下,心說這位周董敢過來就馬上要去工廠,還真是一刻功夫都不想耽誤呀!

    下午的時候,周曉東在丁偉的陪同下來到了鹹陽理工大學附屬的這家精密設備工廠。

    這個工廠位於占地麵積不大,擁有研發大樓和一間工廠,裏麵的工程技術人員並不多,加起來不到兩百人的樣子。

    這家工廠的廠長劉抗美此時陪同周曉東參觀了研發大樓,大樓有十多個技術研發部門,分別研發這些設備不同的係統部件,有的研發機型傳動部件,有的研發加熱組件等。

    隨後在工廠廠房裏麵,劉抗美等人向周曉東展示了工廠最新研製出來的這套能生長六十公斤單晶矽的長晶爐,這套裝置已經是國內目前來說最先進的長晶爐設備了。

    劉抗美在丁偉校長的授意下還特意讓周曉東等人進入了一個無塵車間參觀了這套設備生產單晶棒的過程。

    周曉東他們的運氣比較好,這套設備剛好拉製出來了一根直徑在六英寸的單晶棒。

    這根一米多長的八英寸單晶棒重達六十公斤,通體黝黑,可以見到拉製過程中晶體材料凝固後堆疊不是很平整的情況。

    周曉東此時看著眼前這根單晶棒,臉上露出了笑意,心中並沒有因為這套設備不能完全自動化就嫌棄。

    星環科技公司那邊今年有從國外采購了幾套二手的單晶爐,這個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和國外一些半導體矽材料生產廠家升級換代開始將二手設備廉價出售。

    這些二手的單晶爐設備自動化程度很高,能夠拉製八英寸的單晶棒,投料能達到一百多公斤以上。

    周曉東讓星環科技公司和玄思科技公司買來了幾套主要是用來研發生產光電半導體材料製備工藝技術。

    這些廉價的二手單晶爐設備比國產的單晶爐還要便宜,自動化程度還要高,這些設備能夠在單晶棒拉製的全過程中實現自動控製,不過鹹陽理工大學工廠這邊研製的設備做不到這一點,隻能在後半段製備過程實現自動化控製。

    但是現在周曉東要規模化量產這些光電半導體晶體材料,需要的可是上百套以上的設備,現在這次二手設備國內不少企業都在搶,而更先進的設備就不要想了。

    毫無疑問,從鹹陽理工大學工廠這邊定製設備才是最穩妥可靠的。

    鹹陽理工大學工廠研製單晶爐設備有著幾十年的技術經驗,雖然工廠的技術團隊比較少,不過技術團隊是很穩定的,一直沒有中斷過,八九十年代國內半導體產業遭到了海外企業強烈衝擊的情況下這家工廠在單晶爐設備研製上依然是孤軍奮戰。

    周曉東當然是要和這樣的工廠進行技術合作的。

    “劉廠長,丁校長,我們公司之前從海外采購了部分單晶生長爐,這些二手的設備比貴廠的設備在自動化程度和控製精度上要高,長出來的晶體材料品質良率是要好,價格還要便宜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