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女經理的職場回憶錄

第111章 退股(1/2)

    公司2021年10月成功上市,我們這種中層的技術骨幹可以購買50萬的公司股票,更高點職位的70萬,再高的高層們可以買90萬。50萬不是個小數目,再加上我以前炒股的慘痛經曆,我一開始並不想買。然而看到不少狂熱的同事借錢都要買,更重要的是老公的勸說,我還是買了,也期望能像以前那些原始股一樣能大掙一筆。

    沒想到2021年新股詢價政策改革,導致大量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現象頻出,我們公司的股票也破發了,第一天跌了快8%,而且後來還在不斷地跌。看著賬戶裏的錢每天都在減少,非常地難過,又後悔。不過安慰自己,股票凍結一年,反正現在即使漲也買不了。算了,做鴕鳥吧。

    一年後,也就是2022年10月多,我已複發,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病情,也無暇去關心股市。直到2023年六月,病情穩定了,才開始關心起來。沒想到那時離成本價還差10%多,而且一直橫盤,大盤跌它也跌,大盤漲,它卻不漲。那時又在和公司仲裁,被公司的騷操作也搞地經常不爽,隻想早點賣掉那破股票。

    然而這樣持續了幾個月,終於在國慶後因為三季度財報還好,出現了一些上漲,離成本價還有一塊錢。那幾天我每天都在關注它,希望超過一些成本價我就賣了。連著兩天小幅上漲後,接到公司負責對接持股員工的李工電話:“趙總呀,這幾天公司股票漲上來了一些,您看看是不是可以贖回了?”

    “為什麽讓我們贖回呢?”

    “這樣哈,負責管理的證券公司那邊是要收管理費的。從去年解封以來,不少同事陸陸續續都贖回了。人越少呢,管理費平攤到每位身上就越多,你們的成本價就會越高。”

    “現在還剩下多少人沒贖回呢?”

    “昨天我看了下,還有11個人。我再看下。”他停了一會。“今天又有三個人贖回了,隻剩下八個人了。”

    “啊,這麽點人了,那我們八個人現在成本價要多少了?”

    他說了一個數字,比我知道的數字多了幾毛錢。掛了電話,我也有點著急了,心裏下定決心找個好時機賣了算了。終於,第二天又漲了一塊,離李工說的成本價超了五毛多,我趕緊在係統裏贖回了。然而贖回後,並沒有顯示贖回成功和成交價格。第二天,顯示贖回成功,但沒有顯示成交價格,沒有錢到賬。第三天周五,直到停牌了,還是沒有。

    忐忑著等到下周一,終於顯示了到賬了。但是一看到那個錢,又差點吐出一口老血。虧了快一萬!可是我選擇贖回的那天和後麵的兩天都還是在小幅上漲的,怎麽也不至於虧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