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課

前言(1/2)

    哈佛大學是孕育卓越人才的搖籃,建校三百多年來,哈佛大學向全世界輸送了大批的人才:在美國43任總統中有7位畢業於哈佛,20%左右的哈佛畢業生在美國500家最大的公司擔任要職,近30%的哈佛畢業生擔任世界各地公司的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同時,一大批社會各界的要人也陸陸續續從哈佛走出,如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等。環顧全球,幾乎在每一個領域的巔峰都能找到哈佛人的身影,而哈佛大學也幾乎成為了成功的代名詞。

    哈佛是如何成就了這麽多燦若群星的人的?他們又是用怎樣的方式去維持這榮耀並發揚光大的呢?

    其實,哈佛之所以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頂尖級人才,除了它頂尖的教學質量外,更重要的是哈佛精神對每一個身在哈佛的學子的熏陶與影響。哈佛認為,非凡與平庸的主要差別不在於是否擁有健康的體魄,而在於人的思想與精神,在於人的心智。哈佛人除了重視技能學業發展之外,也格外重視人們心理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在哈佛,以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為首的一批卓有成就的學者、專家,經過認真研究發現了人的心理活動規律以及人生成功的必要條件,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為世人所用。

    哈佛是西方最著名的大學中開設心理學專業最早的大學。哈佛大學的心理學院曾為世界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著名心理學工作者,為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不朽的貢獻。此外,哈佛心理學研究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學術研究基地、匯集著當今世界上頂尖的心理學大師。哈佛的心理學研究及發展動態之所以被世人關注,一方麵它代表著最尖端的科學理念水平,另一方麵也因為它對心理學的研究不僅僅拘泥於專業領域,還涉及著與我們每個普通人息息相關的方方麵麵麵,如近期風靡全球的哈佛積極心理學以及哈佛情商學。

    不過,提起心理學,總有些人覺得它高深莫測,更有些人總是將其與一些玄妙之術聯係在一起。的確,作為一門學科,心理學是嚴謹的、是科學的,甚至是有些高深的,但與此同時,心理學又是親民的、是與我們每天生活密不可分的。作為專業學科的心理學,可以交由心理學專業學生及學者來研究;而作為一門普及大眾的心理學,則大可以為更多的普通大眾所接受。對於哈佛人來講,研究心理學在為當今科學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更多的是使之普之於民、惠之於民,誠如哈佛大學的哈吉·威爾遜教授所說的那樣:“心理學絕不是為了研究而設立的,研究心理學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造福人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