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255章:英國宿命(1/2)

    在從不列顛落荒而逃到北美之後,利用氣候與土地都比本土好得多的北美屬地,查理二世便決定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

    在帕姆利科灣登陸之後,查理二世便將附近的一片土地命名為約克郡(北卡羅萊納中東部),交給自己的親弟弟約克公爵詹姆斯來管理。

    為了防禦可能遭遇的襲擊,蒙克上將所率的美洲分艦隊也駐紮在帕姆利科灣,約克公爵詹姆斯則率一千士兵及四千瑉兵作為岸防部隊。

    查理二世將靠近約克郡南部的地方,命名為新南威爾士(南卡羅萊納),將其交給魯伯特親王來管理,兵力與配置與詹姆斯所部相同。

    餘下的正規軍還得跟隨查理二世去保護內陸地區,隨後,德文、肯特、多賽特、諾福克、埃克塞斯等郡便接連誕生了。

    查理二世賜予了追隨他來到北美屬地的官員們足夠多的土地和位置,這讓大家都稍感安慰,有了土地就等於獲得了新的希望。

    不得不說,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裏的氣候比英格蘭好太多了,光照充足,河流又不少,極其適合耕作。

    新大陸真是一片宜居之地,應該早點來這裏才是。

    原來這裏有大約一百萬移瑉,查理二世這裏又陸陸續續帶來大約一百萬。

    但這對建設新家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盡管還可以從本土遷移過來一百萬,可這還是不足以。

    於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在群臣們的建議下,查理二世也開始允許商人從非洲販運奴隸來北美“工作”。

    已經快要傾家蕩產的查理二世是沒錢做這件事的,便規定交易奴隸完全是市場行為,價格與數量不受官方的任何限製,而且前五年完全免稅。

    查理二世希望通過如此方式來快速為新大陸增加適齡勞動力,既法國、荷蘭、西班牙都在這麽做,說明這個方法的確非常管用,自己隻要按部就班地照抄就行了。

    計劃每年從非洲販運一百萬奴隸過來,十年便是一千萬!

    雖然奴隸的數量遠超過英國人,可是他們都是奴隸。

    在全副武裝的軍隊的震懾下,想反抗都不可能成功。

    相信再過二十年,英國會比在本土時還要強大。

    為了增加子瑉們建設新家園的積極性,查理二世下令每家都可以成立私營農場或莊園。

    自家人口不夠,可以與船主們協商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具體方法就是用收成作為貸款,先行借貸奴隸。

    等到秋季收獲之後,再用農作物進行還款。

    貸款期限也就七八個月,時間並不算太長。

    如果貸款期間奴隸死亡或生病,喪失勞動能力,貸款的農場主就要用土地來賠償對方的損失了。

    其實農場主們也不虧,假如船主在航行時遭遇明帝國的戰艦,不幸被擊沉了……

    所以這屬於典型的對賭遊戲,用時間來賭命,就看誰的命更硬更值錢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借貸方式,譬如聯姻,這就等於用女兒來換奴隸了。

    一個女人換一群奴隸,貌似是非常劃算的事情。

    尤其是漂亮女人,能換幾十甚至上百奴隸。

    所以在新大陸,不光是有奴隸交易,甚至還有美女交易。

    有好幾個女兒的父親,本以為背井離鄉就要流離失所了。

    這下好了,居然一下子來了個鹹魚翻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