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092章:反遊擊戰(1/4)

    三四月份的安樂州以北地區,冰雪尚未完全消融。

    到了五月份就跟南方春暖花開似的一般了,而從六月中旬開始,便跟江南的氣溫別無二致了。

    六月下旬以後,天空和直接下火差不多,不經常下雨的話,太陽便會天天炙烤著大地,尤其當年中原那樣,隻不過沒有赤野千裏而已。

    跟動物一樣,水源是人能順利度過夏季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可以跑船的大江大河早已遍布明軍的艦船,而其他不寬的小河溝便是明清雙方騎兵爭奪的重點地方。

    在不占據村莊,飲用井水的情況下,想要讓戰馬避免口渴,就必須靠近活水。

    明軍在撒叉河衛以南的鬆花江上遊至忽而海河西岸的廣大地區,便利用飛艇進行沿河空中偵察。

    每艘飛艇下的地麵上,均有不少於一個連的騎兵與一個營的步兵進行配合作戰,隻要發現敵人,立刻就會撲過去。

    一艘飛艇的偵察搜索麵積可達一百平方裏,一百艘飛艇一字排開,便可以對鬆花江南岸地區進行拉網式的搜索了。

    周遇吉在率部渡江之前,便以騎兵為機動力量,以步兵為戰術節點,以飛艇為眼睛,三位一體,對滲透過來的東虜騎兵進行反滲透作戰。

    除此之外,隻要核實情況,對舉報有功的當地百姓,按照消滅每隻東虜騎兵獎勵十兩銀子的標準來下發獎金。

    每個村都領到了信號彈,隻要東虜騎兵來襲,村長便可打出信號彈,附近的明軍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事發地。

    就算是慢了半拍,幹了壞事的東虜騎兵也不會跑出多遠,隻要捕獲的對方的蹤跡,接下來就容易多了。

    周遇吉在鬆花江南岸地區留下了兩百艘飛艇,可以分兩個批次反複拉網搜索。

    剛開始還有不信邪的清軍騎兵,看見明軍的飛艇,妄圖待飛艇降落之後,活捉飛行員,回去邀功請賞。

    結果飛艇倒是落地了,可明軍騎兵就在附近守株待兔,用飛艇釣魚也能成功,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一個牛錄的八旗兵都不見得是一個連都裝備左輪步槍的明軍騎兵的對手,雙方火力相差過於懸殊,根本無法形成勢均力敵的架勢。

    清軍在此前的交鋒中不是沒繳獲過左輪步槍這種新式武器,經過工匠們的一番研究,也能仿製出來。

    但是效率太低,轉膛報廢率高居不下,製造一把合格的左輪步槍的成本高達數百兩銀子,這是順雞完全無法承受的金額。

    一年下來,費勁心血,結果就能造那麽百十來支槍,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而且較於明軍數以十萬計的同類武器,清軍手裏的左輪步槍堪稱滄海一粟。

    更重要的是,這種槍需要發射銅製定裝彈,製造子彈倒是不算太難。

    難的是要製造海量的子彈,不研究個三年五載,是決計不能得償所願的。

    故而這會兒清軍騎兵要麽在使用燧發槍,要麽還在用弓箭與標槍。

    跟全麵火器化,且已經完成一半速射化的明軍比起來,雙方已經拉開了單兵武器方麵的代差。

    盡管代差隻有一代,但在火力上的差距就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