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087章:炮擊都城(1/4)

    在親自查看過鄭軍的防禦陣地,以及從鄭成功口中了解到了是以所取得的戰果之後。

    崇禎在龍顏大悅之餘,覺得莽白人馬之戰鬥還不如此前在本土的流寇。

    原本崇禎還想詢問鄭森為何不趁勢發動追擊,以擴大戰果。

    不過轉念又一想,本來就是野戰,王師還缺乏戰馬,追擊談何容易?

    幸好自己沒問出口,不然就有些唐突了,讓手下將領覺得自己既不講實際情況,又不諳兵法戰術。

    鄭成功所率領的是三個旅的陸戰隊,顧名思義,就是在海邊打仗的隊伍。

    深入內陸作戰,那就要輪到宋紀所部來打頭陣了。

    這就是接下來所麵臨的問題,而且還要審慎地商量一番。

    往好了說,王師登陸緬甸以後,連勝兩仗,士氣高漲。

    可實事求是地分析,便知道莽白雖然兩次落敗,可主力並未遭到重創。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向漢達瓦底馳援的兵馬勢必會越來越多。

    故而是否攻打這座都城,就是君臣討論的主要問題。

    漢達瓦底雖然靠近海邊,但並非濱海,王師若是離開海岸,又缺少騎兵配合,補給線容易遭到敵軍襲擊。

    如今緬甸已經進入雨季,三天必下一場雨,有時會天天下雨,甚至一天下兩次,就跟老天故意在這邊漏了個窟窿似的。

    若是長期圍攻該城未果,不但王師士氣會下降,還可能導致軍營裏疫病橫行,此事不可不提前思量。

    不過從好的方麵著眼,如今取得兩連勝,趁著王師士氣正旺之際,進攻並不算遠的漢達瓦底城也是個不錯的時機。

    而且還能逼迫莽白在短時間內不得不與大明王師進行第三次交鋒,是役若是王師再勝,或許可以一戰重創緬軍,使其一蹶不振。

    鄭成功與宋紀在思量之後,倒是都支持王師圍攻蠻夷都城的提議。

    己方不可能永遠龜縮在海邊來守株待兔,尤其是在莽白再次落敗之後。

    一旦形成對峙,恐怕有利的就屬於莽白一方了。

    王師遠道而來不是找莽白相麵的,能速戰速決便再好不過了。

    進兵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登陸地點向西,約五六十裏就是漢達瓦底。

    另一條則是從繞道西側,從勃固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該城就位於不足二百裏處。

    選擇前者的好處就是王師不用再挪窩了,涉及人員與輜重實在太多,折騰起來費時費力。

    而後者的優勢在於王師搭乘戰艦可直抵漢達瓦底城下,艦隊亦可提供火力掩護。

    問題在於勃固河不是什麽大河,即使進入雨季之後,河麵的寬度也不大,明軍的大型艦船無法駛入該河。

    隻是對嚴重缺乏戰馬的大明王師來說,有艦船掩護總比隻用蒸汽坦克隨步兵出征要好得多。

    “陛下,臣願率部一試!”

    鄭成功經過一番思索便主動請纓,留在這跟著宋紀也不會撈到多少好處,敵人倒是沒少殺,與其這樣,還不如自行領兵作為偏師迂回包抄。

    “嗯!愛卿忠勇可嘉,千萬小心!”

    崇禎沒覺得分兵而進有何不妥之處,因為昨夜六萬緬軍都沒能撼動鄭軍的防線,可見鄭森所部的戰力之強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