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562章:炮擊山頂(1/4)

    “阿部桑,前方便是被東虜侵占的我大明領土,進入旅順口,便可看見兩座城池,那便是旅順的南北二城。”

    受兄長鄭芝龍委托,鄭芝豹率艦隊從倭國本土運送五萬倭軍,如今業已抵達旅順口外海,並與茅元儀所指揮的登萊水師匯合。

    兩支艦隊加上倭軍自帶的船隻,總供高達近千艘,可謂是浩浩湯湯,幾乎鋪滿了目光所及的整個洋麵,顯得聲勢無比駭人。

    原本鄭芝豹認為自己所攜帶的兩百艘海船應該夠用了,實在不行也可以分兩批運輸倭軍,等到抵達倭國港口之後,卻發現要運輸的實在是太多。

    尤其是特別占地方的戰馬便高達上千匹之多,最後不得不征求德川大將軍的同意,臨時調集倭國遠洋船隻,進行運輸。

    倭國諸多大名執意如此,德川大將軍也不得不從善如流,因為很多武士都是“馬戰武士”,而非無馬的“步戰武士”。

    負責用熱武器進行火力壓製的大量鐵炮足輕可以走路,但作為精銳部隊的“馬戰武士”,要是沒了胯下的戰馬,還要作戰,便有些強人所難了。

    鄭芝豹來過倭國多次,又會說倭語,自然知曉其中的門道。“馬戰武士”多為各種大名的嫡係,即便在德川大將軍所部裏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步戰武士”屬於窮武士,因為養不起馬,所以不得不徒步作戰。但凡兜裏有一點餘錢的武士,寧可省去仆從,也努力攢錢,買下一匹戰馬。

    區分武士的賬麵實力,主要就看個人裝備,尤其是——刀、甲、馬這三大件。

    刀泛指武器,包括近戰兵器——薙(同剔音)刀(即長柄刀)或長槍,遠戰兵器——和弓(戚少保對此弓的評價隻有六個字——不輕發,中必死)。

    最後便是自衛兵器——武士刀,長刀用來自衛,短刀用來自殺,武士們認為切腹自盡可以避免悲催的犬死狀(即身體向後倒去)。

    盔甲的甲名為“大鎧”,為劄式盔甲,高級大鎧不但為鐵片,且每片都被染上了象征己方的顏色,便讓大鎧華麗無比,更使得穿著者威風八麵。

    頭盔上嵌有“前立”,即最為常見的便是v型飾物,還有鹿角或牛角等樣式,尊貴的則是向四周發射的光線型。

    戰馬從兩萬錢起步,由於倭國盛產白銀,所以倭國市場的銀銅兌換比遠超大明,一兩銀子至多能夠兌到五百錢。

    兩萬錢對於一名潦倒武士來說,不利下戰功,想要攢下這筆錢就非常困難了,這才導致出現了大量的徒步武士……

    通常來說,“馬戰武士”均配備了好馬、好甲、好兵器,“步戰武士”則各有各的苦衷,不過都打算一戰翻身,不然很長時間都要窮困下去。

    在作戰時,倭軍各部均按“馬戰武士”、“步戰武士”、“鐵炮足輕”三個兵種來劃分並編組,即便“馬戰武士”有仆從參戰,也要被編入“鐵炮足輕”陣中才行。

    這是實戰得來的經驗,因為“鐵炮足輕”不但大多都是連姓氏都沒有的文盲,而且戰鬥意誌薄弱,容易遭到他人影響,一旦戰事不理,很容易發生本陣崩潰的情況。

    不論“馬戰武士”還是“步戰武士”,都接受過良好的訓練,堅韌頑強,悍不畏死。非本軍主將下令,輕易不會擅自後撤。武士不與足輕混編,就是避免被崩潰的足輕所殃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