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78章: 視察城防(1/4)

    “目前暫定新城南北長於東西寬均為二十裏,設置雙層城牆用來禦敵,外層牆高三十尺,內層牆高四十尺,兩層城牆均厚五尺,城頭寬二十尺,可供騎兵與銃車使用。”

    一明裏等於一百八十丈或一千八百尺,折合五百七十六米,二十裏就是十一公裏半的長度。

    如今京城的內城加外城的南北長為八千五百米,新城比舊城長了約三公裏,總體上看是大了一圈。

    而一明尺等於三十二厘米,三尺約為一米,三十尺就是差不多有九米六高,相當於守軍可以在四樓半禦敵。

    內城牆更是在此基礎上高出三米,即使敵人登上外城頭,也會遭到內城守軍的攻擊,沒等站住腳就會被箭矢和子彈全部撂倒。

    “設九座城門,城門不再以華而不實的箭樓為準,全部設計成西式碉堡的緊湊外形,城門堡壘高五十尺,設計為雙層結構,其間設置多層百餘射孔,頂部能夠容納二十門火銃及百餘士卒藏匿其中進行射擊,左右各設一座高六十尺、直徑為十尺的了望塔。”

    幺雞直接把新城的外殼實施要塞化,摒棄了華式外形,采用了更為實惠的西方堡壘的形狀,不但輪廓更加高大,而且能借助錯落有致的高低落差實現單位長度上的交叉火力。

    將新城變成一艘停在老城邊上的陸地戰列艦,某太子的目的就算是實現了,隻是不知道張總工程師能否把設計圖變成實物,以明末的建築水準,在沒有西方同行的幫助下是很難造出來的。

    等有了九座城門之後,某太子就可以設置一隻九門提督來掌管城門了,這個頭銜開始很有逗芘即視感的嘛,隻是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先暫且擱置到一邊吧。

    “每麵城牆之外設置四十座三十尺高的馬麵,將馬麵造成邊長為三丈的菱形,每座馬麵可容納五十名士卒與二十門火銃,能夠對四向敵人進行無死角的施射。城外挖掘一條深兩丈、寬三丈的護城河,河外堤壩為反斜坡,十丈寬的斜坡的傾斜角度與城頭火銃口為一條直線,這樣火銃發射的彈丸便可沿著斜坡一路飛過,能夠打穿一整列敵軍。”

    隻有將新城設計成固若金湯賞心悅目,某太子才會覺得高枕無憂,即便再次發生昨夜今晨這種事,隻要廠衛與勇衛營能夠控製城頭,叛軍縱有十萬人馬,從外麵也無法攻入城內。

    馬麵棱堡與反斜坡都是給來犯之敵準備的,幺雞不活活玩死他們是不會甘心的。希望他們出於好奇心,也要派兵打一打。

    不然張總工程師辛辛苦苦讓壯丁們造出來的傑作就無從發揮,真就變成擺設了,好歹也要打死打傷個萬八千人,讓棱堡們開開張才行,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麽叫做“防守的藝術”。

    按照幺雞的計劃,新城的甕城也是棱堡形狀,隻是比馬麵的規模大一些,算是大號棱堡,從高處鳥瞰的話,就像是一堆小棱堡將幾個大棱堡串聯起來似的。

    “殿下構思精妙,此城防能力定然非同凡響,臣敬佩不已,隻是由此一來,造價必將攀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