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49章:隆重慶祝(1/4)

    雖說起個歪名好養活,但是鑒於已經有了天啟式坦克、萬曆式飛艇,這次依然還要用便宜爺爺們的年號來命令這款新式武器,暫定名為“隆慶”式迫擊炮。

    鑒於京營的上萬叛逆圍攻自己的雞窩,打到勇衛營都要挺不住了,的確需要給他們“隆重慶祝”一番,姑且就用這四門炮來祝賀吧。

    隆慶甲型(80×30cm)、隆慶乙型()、隆慶丙型(),由於楊進朝召喚出來了四個鐵匠,所以幺雞將尺寸較為適合的隆慶乙型做了兩款,還有加粗的50厘米PLUS版。

    工匠們不管那麽多,既然太子讓做,自己能領到一筆十兩銀子的巨款,那就做唄,至於如此簡陋的火銃到底能不能開火,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材料運到之後,迷你克虜伯軍火公司就算是正式投產了,鐵匠們開始敲鐵皮,木匠們則在用鋸子剌木頭,按照太子賜的標有刻度的繩子丈量尺寸。

    東宮秉筆太監李繼周沒見過火銃是如何製造的,但他身邊的盔甲廠貼廠太監張巒與局官劉峰都算是業內人士,麵對太子猶如兒戲版的製銃流程,隻能大眼瞪小眼地緘默不語。

    西洋火炮的工藝流程分為煉銅、製模、鑄型、澆注、脫範、驗膛、磨口、鏇膛、鑽火門等九部,即便忽略開始的冶煉金屬部分,至少也要經過六七部工序才能算是打造出成品。

    莫說直接鑄銃,就算是製造火銃之前所用泥範就要用到膠泥、細沙、黃土、磁灰等物料,膠泥可塑性好,細沙耐高溫,黃土強度高,磁灰燒製後體積變化小。

    將這些物料混合起來摸到木模上,做成固定尺寸,之後先要幹燥晾曬,後經加熱燒製方可完成,而且不能有潮氣進入,否則等到實際澆鑄的時候炮管上會產生蜂窩眼,這些氣孔在火炮發射炮彈時將直接導致炸裂炮管。

    這隻是其中的一個製模環節,如果將製造火銃的流程都加起來,真是繁瑣至極,可每個步驟都要仔細認真,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

    比較起來,眼下太子這製銃之法就跟鬧著玩一樣,雖說可能是從仙界學來的,但真要是也能將十斤重的彈丸投射出去,那他們也隻有暗自垂淚的份了。

    鐵皮、鐵釘、鐵圈、木板、木架、木框……

    兩邊都是需要工匠去打造,可太子這邊所需的物料隻有區區幾種,而且非常容易製造,普通匠人便可參與製造火銃。

    倘若製造火銃變得如此簡單,容易上手,說不定太子還要把盔甲廠裏的人裁撤一些,自己的官位隻怕也不保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這種造炮方式隻有爾等見到,若是泄漏出去,莫怪本宮翻臉無情!”

    這玩意要是被皇太雞學過去,真不知道辮子會造出多少門沒良心炮,那“大清王師”南下攻城就易如翻掌了,說不定連京城都能給他們打下來。

    “屬下不敢!”

    聽太子的意思,是不打算裁撤自己,否則也不會這麽吩咐了。

    “今後這款火炮就專門讓盔甲廠來生產,本宮給你們撥付出一出地方,單獨用來製造這款武器,這些匠人連同他們的家眷一並收入其內,提高其月俸,須安頓好其家眷,所需銀兩均可悉數支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