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40章:偷襲角樓(1/4)

    趕走不得人心的孫應元是大家的供識,在這點上是沒有任何爭議的,隻要他統率京營,就會騎在大家頭上,這是絕大多數將領們都不願意接受的結果。

    可要分掉皇城裏的金銀珠寶那就不太容易了,前提是攻破外城、內城、皇城這三關,外城還好說,內城和皇城都由勇衛營把守,想一舉攻克,絕非易事。

    立五皇子朱慈煥為新君就意味著要廢黜太子朱慈烺,大明想來遵從立長不立幼的規矩,神宗想立四子朱常洵為太子,結果引發了“國本之爭”,最終也沒有得償所願。

    唯一能夠實現後來居上的就是成祖皇帝了,為此發動了“靖難”兵變,揮軍南下打跑了自己的侄子才登基大寶。由此可見,不發動兵變的話,“廢長立幼”的策略是行不通的。

    陶定林所說的第一條已經實現了,第二條做起來有些困難,而隻要第二條能夠成功,第三條也就水到渠成了。

    倘若京營得以攻入皇城,不管是裏麵的銀子還是人,都得按照將領們的意思來分配。

    雖然大家心裏隱隱都有這種想法,可聽到真有人這麽說,還是感到有些驚詫。

    陶定林見眾人還在各懷心思,便直言:“如今太子施新政,嚴懲貪墨,不論文武,一律抓捕。我等便如坐針氈,度日如年,若不思變,則必然會萬劫不複,欲維持現狀,實屬奢望。今五軍營的將士們在眾怒之下趕走孫應元,已與太子勢不兩立,再求聖眷決計落空。莫不如大家同舟供濟,肝膽相照,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排除雜念,合兵一處,先發製人,方可成就大事!”

    都到了這副田地,你們竟然還在猶豫,難道等著黃得功率勇衛營前來平叛你們才會頓悟不成?

    舉兵攻擊京營總督,其行徑已經是兵變造返,犯的是處以磔示的死罪,要想活命,眼前隻有一條路。

    見到沒有貿然搭話,何偉心裏滿是鄙夷,借機嘲諷道:“諸位若是沒有此意,不如就此解散士卒,自行負荊請罪,奉上全部家財,乞求太子原諒,或可能夠免去一死,全家戍邊!”

    說又不說,打又不打,一群人就在這幹耗時間,真是可笑之極,怎能還有臉笑話孫應元?

    這簍子是索岩捅出來的,一旦有變,他就要首先遭殃,所以在五軍營這邊第一個支持陶定林的想法:“索某不才,雖隻有匹夫之勇,卻願與陶兄、何兄一道供謀大事!”

    三大營中的兩大營就在這裏匯聚,勢單力孤的劉良佐不敢打退堂鼓,在同鄉之後旋即主動申請:“若是不嫌劉某累贅,在下也願加入!”

    有了帶頭人,激將法終於起了作用,丁健等人也不想再繼續觀瞧,便讓人取來筆墨,在場的將領與監軍都要在白色綢緞上簽名按手印,作為入夥的憑證。

    兩營兵馬集結起來多達萬人,如果不追求殲敵的話,從兵力上來說,已經具備了攻打京城的可能了,加上外城本來就由京營士卒把守,可以兵不血刃的進入外城,突然攻擊內城。

    五軍營擅長近戰搏殺,神機營優於遠程投射,雙方剛好能夠彌補彼此之前的短板,入城進行巷戰,以騎兵為主的神樞營作用就不大了,所以有沒有他們加入都無所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