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29章: 武器序列(1/4)

    “殿下,臣此前也考慮過雙管槍,不過恕臣直言,雙管槍的重量過大,恐不適合步兵長時間背負。亦會增加不低的製造成本,還望殿下酌情考慮。”

    老湯也考慮過雙管版本,但一支火槍重量超過十斤的話,對體格偏小的明軍士兵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了。

    因為除了火槍之外,還要身披鎧甲,攜帶彈藥、糧食、水囊等隨身物品,每增加一斤重量都會消耗士兵們本就不多的體力。

    造價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如果僅僅為了首次射擊而增加一半成本的話,這樣好像的確是得不償失之舉,更何況吃了敗仗的話,這樣的槍就要悉數被敵方所獲。

    一支單管槍造價八至十兩銀子,雙管版可能會達到十四五兩之多,西班牙在財政富裕的時期也沒有考慮過將如此設計的火槍裝備部隊。

    給十萬人規模的部隊列裝武器,光是火槍這一項就要花掉一大筆錢,采購新式滑膛燧發槍的費用將會更高,不精打細算是絕對不可取的。

    “……嗯,本宮會三思而後行!”

    光是給秦兵、勇衛營、洪承疇帶回來的部隊換裝滑膛燧發槍,隻怕就需要不下一百萬兩銀子,本宮隻能抱怨物價太高,銀子太不值錢了。

    再加上地雷、手雷、火炮、坦克和飛艇,組建三個旅,總計約一萬人規模的龍騎兵部隊,隻怕會瞬間蒸發掉五百萬兩銀子。

    老湯也持反對意見的話,幺雞就對很是雞肋的雙管版不抱多大的希望了,反正也采購不起,倒不如直接冷藏或者進行一步到位的升級改造。

    想起太子之前說過的兵種更換計劃,老湯又補充道:“適才殿下打算用火槍兵取代長矛兵和刀盾兵,將步兵方陣全部改為火槍兵,這倒是可以便於指揮和配給,但臣不知此陣如何防禦敵方騎兵的突擊?”

    純火槍兵方陣的優缺點都很明顯,變成橫隊能夠增大火力輸出,卻不容易防禦,即便結為方陣,也難敵軍騎兵集群的猛烈衝擊,一旦崩潰就將遭到徹底失敗。

    火繩槍手一般在4060秒打出一發子彈,熟練的可以達到每分鍾兩發到三發,但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而且敵軍騎兵的進攻速度遠遠高過步兵,馬匹全速衝刺的話,四百米的距離不到兩分鍾就能跑到。

    己方火槍手頂多有三四次的射擊機會,麵對萬馬奔騰的刺激場麵,二貨們多半會形成恐慌心理,裝填速度會在無形中變慢,忙中出錯也是正常現象。

    長矛兵就是專門用來對付騎兵的兵種,為了保證己方陣型不被衝散,西班牙方陣一般會按照火槍兵數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來配備長矛兵。

    在瑞典古斯塔夫方陣中,每個408人的步兵中隊裏有半數長矛兵,荷蘭莫裏斯方陣也大同小異,這麽部署兵力的目的就是要遏製敵軍騎兵的衝擊。

    放棄長矛兵的做法,在老湯眼裏不啻於自討苦吃,太子沒統帥過部隊,更沒上過戰場,若是沒有應對之道,那便是異想天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