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77章:除之後快(1/3)

    勳貴與武將們對這些人的舉動十分不解,但也未生憐憫之情。

    太子之計既能發放軍餉,又能賑濟百姓,還不話自己的銀兩,何樂而不為?

    爾等胸無良策,卻有意從中阻撓,便是貽害朝堂了,必須除之而後快!

    東廠的藩子們依然秉承了手到擒來的搜查原則,沒有辜負太子的殷切期望,扛著六個箱子回來複命。

    第一個箱子裏麵裝得都是些散碎銀子,說是散碎,也就是份量不等而已,最小的一塊也有十兩之多。

    畢竟吳昌時搜刮以及下屬上供的時候不能真挑一二兩的來,那樣的話跟街頭跪著要飯的就別無二致了。

    四個壯漢抬進來的東西,這一箱子少說也有上千兩,而且不止這一個箱子,一連打開的三個箱子裏全是白花花的銀子。

    第四個箱子裝地是字畫,第五和第六個箱子裏都是古玩,但根據稟報,吳府還有不少貴重珠寶尚在清點之中,沒有立刻運來。

    正在休息的朝臣們一看到如此多箱子,便猜出可能的結果了,跟陳必謙與李覺斯別無二致,真是世風日下,朝會隨即複開。

    幺雞慨歎了一聲,然後戲謔地看著眾人說:“諸位愛卿,我朝從什麽時候開始,連貪官都敢明目張膽地玩‘賊喊追賊’了?一個五品官,還是個沒當幾年的五品官,就聚斂了如此之多的財富,難怪百姓貧困饑餓,這種官員多活一天,百姓就要多死數人!按照一個五品官家財萬兩計算,一百個五品官就是一百萬兩,朝廷不是缺錢麽?那就多抓幾個好了!本宮還奇怪泱泱大明竟然如此窘迫,這銀子都到哪去了?原來都到官員府邸裏去了!都看見了吧?這便是右都禦史商周祚舉薦之人,本宮說他失察,還是刻意為難他嗎?諸位愛卿無須客氣,上去品鑒一下吳昌時的家當吧,看看此獠之收藏可否與李覺斯相比!”

    除了尚未蘇醒的林欲楫之外,其他七個人被曬在大殿之外,見到東廠藩子凱旋而歸,頓時連心都涼了。

    這個吳昌時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己屁股還沒擦幹淨,就敢去挑戰首輔,結果連首輔的袖子都沒碰到,便被抄家了,還被抄出如此多的家財,如今想抵賴都不成了。

    “首輔將候補出缺之位的人選擬個名單,明日朝會上提名。今天還有一件要事,便是檢討楊士聰請本宮以及首輔薛國觀、刑部尚書甄淑、左都禦史鍾炌赴宴,國子監諸生陪同!所以今日朝會可以到此為止,其他愛卿回各自衙門處理政務好了,明日繼續!今後朝臣之間,若非官位相差懸殊,皆可以‘大人’稱呼對方,下級見到上級,亦可稱之為‘某大人’,如張大人、李大人、劉大人等等!”

    明代官員別稱及其繁雜,官員之間還不能叫錯,譬如戶部尚書要稱“大司徒”,左都禦史又名“總憲”,吏部尚書是“塚宰”,總兵成了“鎮台”,巡撫的頭銜更多,如“中丞”、“撫憲”、“部院”……

    對幺雞來說,這些別稱簡直不知所雲,自己完全對不上號,所以必須加以整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