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69章:站隊表決(1/3)

    來個最為玄學合理的SWOT分析,目前的優勢是大明人夠多,足夠碼人的;劣勢是自己沒錢碼人,還得現撈銀子;機遇是隻要自己苟活著就有希望碼夠人,然後繼承天啟坦克大爺的遺誌,發兵百萬推平對麵;威脅是對方也苟活著,還不讓自己碼夠人,總帶著小弟來串門搞自己……

    孫傳庭捋著下巴上的胡子,聽地是津津有味,回味之間還不忘評價幾句:“好詩!好詩!,此詩精妙非凡,字字珠璣,直言我大明將士之心境,乃是直抵天聽之佳作,殿下大才!”

    太子詩中所言之內容一直是孫傳庭帶兵打仗以來的追求,所以一聽到此詩,內心便百感交集,想到已經戰歿的數位精忠報國的同僚們,更是五味雜陳。

    若非彼此之間地位相差懸殊,即使年齡差距甚大,孫傳庭也定會視太子為知己。

    比起不發軍餉卻喜歡胡亂甩鍋的那位,真是有天壤之別……

    為將者,最高境界便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絕非是在尋求嘴炮效應,從古至今,功高震主的有幾個能善終的?在戰場掛了,起碼還能落個好名聲,保住自己一家人的性命。

    尤其是給老劉家和老朱家賣命的下場最為悲慘,某大帥還是吃鵝掛掉的。給老趙家打工的反而很好,喝杯酒交出兵權,就啥事沒有了,可以功成身退了。

    作為翰林院的掌院,次輔陳演也適時地追捧道:“此詩妙不可言,氣壯山河,盡顯殿下之雄心壯誌,若是在翰林院宣讀,定能嘩然眾人!”

    是不是抄襲他人之作,陳演上不敢確定,但眼下得到群臣的交口稱讚,卻是不爭的事實,如若不順勢跟進,便要落到他人之後了。

    以此詩詩人的情懷與眼光,恐怕哪個翰林也沒有膽子將此佳作歸為己有,指望他們守土複開疆?那真是癡人說夢,說出來也不怕被人笑話!

    隨後另外三位次輔張四知、魏照乘、姚明恭悉數出列疏言,對此詩大家讚美,主要目的就是拍太子爺的馬屁,免得隨後拍馬屁的大臣太多,太子記不住。

    即便之前與太子有些罅隙的工部尚書劉遵憲、吏部尚書莊欽鄰、都察院右都禦史商周祚,反複品味其中的內容之後,也被折服,不得不點頭稱道。

    若非一代雄主,絕不能做得此詩,朝臣們不禁在心裏合計,難道太子真的在仙界被太祖點撥,回到人間之後便可以一鳴驚人?

    幺雞則在暗笑:這首歌是在描述老趙家的那點事,老子拿來借花獻佛,卻被你們給誤會了,倒是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無本萬利啊,要是能套現點銀子就更好了!

    這時候方正化得到了下屬的刷新報告,然後出去核實了一番,回來之後便群臣們的好心情:“啟稟殿下,臣已從李覺斯府上抄出白銀一萬餘兩、書畫兩箱、珠寶一箱,贓物業已被搬到殿外廣場上!”

    聽到這等消息,群臣又是集體驚愕,沒想到表麵上李覺斯兩袖清風,私下卻並不比那些名聲惡劣的同僚們撈得少多少,陳必謙如此,李覺斯又如此,太子真是火眼金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