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之不當惡毒繼母

第186章 清風寨(1/3)

    <()

    太梁山是一片連綿的山脈,建著道觀的這一處山脈前麵不遠有一條大道,離這道觀相隔一個鎮子太梁山的另一邊也有一條大道,臨近大道的山上也是前兩年來了一夥人。他們倒是不遮不掩的在那兒建了一個山寨,還取了一個名字叫“清風寨”。

    寨子裏的人一開始都是附近的村民,後來又有外麵投奔過來的人,名氣倒比近湖的朱家莊要響亮。

    去年寨子裏來了一個頂厲害的高手,姓何,聽聞武藝超群,一來就當上了二當家。

    這位二當家出手也不凡,沒幾天就劫了一個大的,聽說裏麵的錢夠普通人用上十輩子。貨主吃了這麽大的虧,當然不樂意,便又集結了一夥人還有官兵過要剿匪,都過去好一陣子了,當地百姓也不知這匪剿完了沒有。

    要說他們這地方本是屬於浙江,妥妥的江南地區,郭義現在的地盤。偏當地的知府也不知怎麽想的,硬是不跟人家“同流合汙”,轉投了隔府相望的南京,說是要繼續忠於朝廷。

    當地百姓一說起這事吧,也為難。他們這地方在前朝倒的確是屬於南京的,開國後皇帝重新劃分,就以湖為界,把當地劃給浙江了。都是喝一湖水的,怎麽他們就跟湖那邊的人不一樣了呢?不過也的確是不一樣,他們這一邊總是在填湖,那一邊卻總是在建堤。

    初時是湖那邊的人羨慕湖這邊的人,災害發生後,是湖這邊的人羨慕湖那邊的人。

    知府自己說這兒歸南京,可南京的徐布政使也不認。奇怪的是郭義也沒有派兵來跟教他到底是屬於哪一邊,隻是把這兒給孤立起來了。這一孤立,事情可就多了。

    一府之立雖有同知守衛,人員畢竟比不上一省的兵力和郭義的大軍,一時間這塊地方盜匪橫行。

    也有那大膽的盜匪見沒有人管,前年去了湖那邊一夜搶了五家富戶,然後四散而逃。可是徐布政使是什麽人,他當同知的時候什麽樣的賊寇他沒有殺過。要不是他殺得威名遠播,先帝也不會點了他到當時因為貪墨案死了半城官員的南京來當代布政使。聽說徐布政使一走,被關在牢裏的賊匪都歡喜哭了。

    徐布政使聽聞案情後,馬上派出人馬,就算是越了界也要把人給追回來。

    就因為這件案子,當時有幾個收容賊人的小山寨被平了,當地知府還很高興,以為徐布政使終於承認他了,誰知徐布政使的手下追回被盜財產後便走了,至於多剿的那些錢糧有一半歸了上陣的將士。後來為防同樣的案子再次發生,連通兩地的道路邊上多了一個軍營。

    除非那些盜匪偷了東西一直呆在湖上不出來,不然總有他們倒黴的時候,也有將士們再次發財的時候。

    也不知是不是那些銀錢燙熱了將士們的心,他們現在也會接些護送客商或幫著追討被搶貨資的事,一般寨子也賣麵子給他們,徐布政使的威名可很是值幾分麵子。

    去年清風寨的人搶了貨物的事,他們也聽說了,主家也曾向他們求助,他們卻沒有理會。繞到太梁山後方得費不少時間,他們最要緊的還是盯著湖邊這條大道,可不敢離開這麽久。這也使得太梁山另一邊小的寨子多了,而靠近湖的這一邊卻隻有一個朱家莊。

    這日,外麵正飄著蒙蒙細雨,朱家莊的朱莊主正坐在廳裏喝茶,就聽門衛進來報信,說是清風寨的何二當家前來拜會。

    “何二當家?請。”朱莊主放下茶盞後吩咐道,等來人走後,他便跟身後立著的隨從說:“去請二爺來吧。”

    “是。”長隨應了一下,從側麵出了大廳去了後堂,跟站在那裏的人說了一聲,那人便轉身離開。長隨見他離開便複又回來,站在了朱當家身後。

    他剛站定,門衛便引著何二當家的往正堂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