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致富秘訣:打開財富大門的7把鑰匙

第一章 成功者的思考智慧(2/5)

    可見,若想成為一名成功者,除了要讓自己成為所在行業的專家以外,還要兼顧其他領域,盡可能多地掌握市場行情,這樣才能為今後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基礎。

    雖然世界是多變的,但思考智慧會始終伴人一生,一個人擁有了思考智慧便擁有了人生最大的財富。善於思考的人會發現生活的美妙所在,會用自己的智慧為自己的人生出謀劃策,創造出無盡的財富。

    辦法總比困難多

    生活中,人們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些困難會讓人們感到無比“頭疼”,很多時候人們會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解決困難的辦法。《塔木德》中說: “上帝每製造一個困難,也會同時製造3個解決困難的方法。辦法總比困難多,凡事都有解決的竅門。”所以,世界上隻要有困難,就會有解決困難的方法。正確的解決方法往往要求人有活躍的思維,善於打破常規。有人曾這樣高度地評價猶太人的聰明才智:“3個猶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決定世界!”猶太人的聰明才智表現在他們善於運用智慧去尋找解決困難的“竅門”,從而獲得成功。

    有一段時間,傑恩作為日本淩誌汽車在美國南加州的銷售代理,遇到了銷售困難。人們因為海灣戰爭和社會穩定問題,拒絕日產汽車,傑恩麵臨失去工作的危機。

    傑恩放棄了銷售人員慣用的做法—在報紙和廣播上投放大量的廣告,等著人們來下訂單。傑恩經過一番思考,在分析了解決當時問題的關鍵之後,列出了若幹條可以實施的辦法,最後確定了其中的一個作為改變銷售形勢的策略。

    傑恩是如此分析的:假如你開過一輛新車,然後再開自己的舊車,你會發現舊車突然之間有了很多讓你不滿意的地方。或許之前你還可以繼續忍受舊車的諸多缺點,但是當你知道了還有更好的車後,你會不會決定去買輛新車呢?

    傑恩立刻落實他的想法。傑恩吩咐若幹銷售員各自開一輛淩誌新車到富人常出沒的地方—鄉村俱樂部、碼頭、馬球場、比佛利山莊和韋斯特萊克的聚會地等,邀請那些富人坐到嶄新的淩誌車裏兜風。這些富人有了新車的美妙體驗以後,再坐到自己的舊車裏的時候,果然產生了很多抱怨,於是陸陸續續來購買或租用新的淩誌車,傑恩的生意恢複了正常。

    傑恩的方法與那些在報紙和雜誌上做廣告的方法比起來,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因為在報紙和雜誌上做廣告,消費者無法形成直觀的認識,對車的優缺點沒有切身體會。傑恩正是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給消費者一個切身體驗的機會,讓他們親自體驗新車的優勢,這樣自然會達到更好的廣告效應。由此可見,無論做什麽事情,隻有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善於打破常規思維,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成功者經常運用自身的智慧,思考出一些“竅門”,從而巧妙地獲得成功。

    1956年,以色列與埃及交戰。以色列軍隊企圖奪取西奈半島,首要目標是埃及軍隊的核心要塞—米特拉山口。埃及駐西奈半島的守軍將領也十分明白,一旦米特拉山口失守,那麽西奈半島就難以掌控了。因此,埃及守軍將領除了派重兵鎮守山口外,還在旁側地帶安排駐軍策應,以備不測。“以我們目前的守備力量來看,米特拉山口應該是萬無一失了。”鎮守山口的埃軍各部隊首領信心滿滿。

    10月的一天,米特拉山口的埃軍陣地上空突然出現了4架以色列野馬式戰鬥機。“不好,敵人要來偷襲我們。全體進入陣地,準備戰鬥!”指揮員下達了作戰命令。埃軍士兵紛紛進入掩體,舉起自動步槍,架起高射機槍,準備射擊。可是,以色列戰鬥機並沒有對埃軍陣地進行機槍掃射,也沒有投下炸彈。它們隻是轟鳴著,一會兒猛地掠地俯衝,一會兒又直插雲霄,低飛時距地麵不過4米高,升起時又不見飛機的蹤影。埃軍官兵目瞪口呆,不明白以色列戰鬥機到底要幹什麽。“別傻看了,快打電話向上司報告吧!”不知是誰提醒了一句,於是埃及官兵慌忙搖起電話,準備向上司報告。可是搖了半天,電話機就是聽不到聲音。“天哪,那幾架該死的飛機把我們的電話線給割斷了。這可怎麽辦啊?”

    原來,以軍用飛機的螺旋槳和機翼將埃軍的電話通信線切斷了。埃軍官兵一下子陷入了極大的驚慌之中,這時,一場大戰開始了……

    在埃及整個部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準備奮力迎戰時,以色列軍隊隻用了4架戰鬥機就巧妙地切斷了埃軍的電話線,使埃軍失去外援,戰鬥獲勝的概率就大了很多。很簡單的一個故事,卻意義非凡。短兵相接、真槍實戰可能無法取勝,這時候就需要開動大腦找一些“竅門”了。在猶太人看來,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魯莽行事是最不可取的。當遇到難題或“瓶頸”時,可以嚐試以下三種方法:

    一、轉換問題的定義

    遇到問題時不要太過沮喪,更不要太快放棄。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不如專注地思考問題的性質。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答案及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所以,遇到問題時換個立場想一想,轉個角度看一看,也許就能提升問題的層次,有助於人們走出盲點。

    二、尋求他人的協助

    必須打破“不有求於人”的心理障礙,要明白善於求助才是智慧。多向人求援,自然多一些“出路”。

    三、不“鑽牛角尖”

    遇到問題不“鑽牛角尖”,暫時冷靜一下,讓自己有思考的時間。平日多想想,多些機會聽取他人的建議。

    有困難必定有克服困難的辦法。常言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論什麽樣的困難,總有辦法去解決。生活就是解難題,解開一個難題,就向前推進一步;一時解不開,或許要停頓一下,整理思路,從而能更好地解決難題。

    人需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需要著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需要有勤於學習的態度,了解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努力提高自己運用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有在困難麵前永不言敗的信心和決心。人的思考智慧是偉大的,辦法肯定會比困難多。

    善於把握機遇

    西方哲人說:“水因地而致流,兵因敵而致勝,商因機而致富。”成功者往往善於創造、把握機會,讓自己的事業迅速發展。

    很多年以前,一個商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三。”

    1946年,這個商人一家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是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手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著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了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一直無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那個商人的兒子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他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在合同上簽了字。

    紐約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的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就在一些人準備看這個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

    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像身上掃下來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把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一萬倍。

    靈活變通的經商原則讓這個商人賺得盆滿缽滿。很多人之所以做生意成功,是因為他們絕不會固執己見,而是適時靈活地變通,顯示出了良好的變通能力。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坐下來。

    “請問我能幫上您什麽忙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這位一身名牌穿戴的人。

    “我想借錢。”

    “好啊,您要借多少?”

    “1美元。”

    “啊?隻借1美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