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撈偏傳人

第23章 分家引起的糾紛(1/4)

    我三叔是如何被算計的呢?

    這得先交代一下我家那時候的家庭背景。

    我曾爺爺以前是個大地主,在禮溪村有好一些田地、山地和屋地,還開了這村裏的唯一的一家豬肉鋪。

    聽我三叔說,那時候清朝還沒亡國,我曾爺爺家,坐收佃租,就能確保衣食無憂。賣豬肉,山林木材收入,年年都能一分不少地存下來。

    隻可惜後來曾爺爺染上了鴉片煙,也就漸漸敗光了家底。

    我爺爺從年輕到中年那段時間,眼睜睜看著我曾爺爺把整個偌大的家敗光,卻無能為力。

    不過那時候爺爺還年輕,家裏雖然衰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剛解放的時候,我爺爺還取了個小房,也就是我親奶奶。

    那時候國家已經開始土改,不過政策還沒那麽快傳到禮溪村這個山鬥角落裏頭,所以我爺爺家雖然衰落,但也還算是個地主。

    地主家的兒子,自然有大把人家看上。我爺爺看中了一個十七歲的姑娘,叫人去說媒,一下就成了,然後就把她娶回來做了小房。

    剛娶回來半年不到,土改政策就來到禮溪村了。

    我曾爺爺這個大地主的土地,被國家平均分配出去,一夜間就變得一無所有。豬肉也不能賣了,因為國家在搞統一生產。

    他之前抽鴉片煙染了一身的病,後來雖然戒了,可是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再經過土改這個打擊,他受了氣,土改政策實行一個月後,他就死了。

    土改把曾爺爺家從富裕的地主家族,變成了平民百姓。

    不過我爺爺娶的小房,卻早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女方家想要退婚,也已經來不及,因為那是爺爺的小房,已經懷了我大伯。

    再說,那時候的道德觀念和現在不一樣,那時候農村的女人,講究的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親奶奶也不想退婚。

    葬了我曾爺爺之後,我爺爺家就分家了,那時候家裏本來就沒多少家當了,再一分,我爺爺就變得更窮。

    隻分到了村中幾塊屋地,沒建造房屋的那種。好在我爺爺後來咬牙省錢,都將這幾塊屋地建成了瓦屋,後來一大家子,才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農村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就是越窮生越多。

    所以家道沒落之後,我爺爺和我大奶奶,親奶奶,就接連生娃。

    和我大奶奶生了八個,和我親奶奶生了四個。

    我親奶奶生的四個,分別是我大伯,我爸,我三叔,以及我姑姑。

    而大奶奶生的八個,年齡都我爸,我三叔,我姑姑要大。

    我爸教我們後生仔,稱呼大奶奶那一脈的人,男的隻需要在名字後麵加一個伯字就行,女的在名字後麵加一個姑字就行。

    這樣稱呼很生疏,很有距離感。

    就比如,我大奶奶生的最大的兒子,叫朱玉樣,我就叫他阿樣伯,我大奶奶生的最大的女兒,朱芳茶,我就叫她阿茶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