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撈偏傳人

第4章 在韶關火車站賺取第一桶金(1/3)

    剛開始假扮聾啞人的時候,三叔很緊張,在車站人來人往的旅客之間,伸手彎腰,咿咿呀呀,胡亂比劃著,但是卻討不到一分錢,因為他沒有道具,他揮舞手腳好一陣子,人家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麽,還以為他是問路的,有些好心的人,還去叫警察,嚇得三叔趕緊逃跑。

    沒有道具簡直就是瞎忙活,不過,忙活了一天下來,三叔也積累到了經驗,至少不再那麽緊張害怕了。

    這天晚上,他去垃圾堆裏頭,找到了一個紙箱子和一塊雞蛋大的煤炭碎,將紙箱子撕出一片硬紙牌,然後用煤炭在上麵寫上字:

    “我是聾啞人,快要過年了,沒錢回家過年,好心人行行好吧。”

    到晚上,三叔便拿著這塊牌子,到火車站廣場,人最多的地方,見人就伸牌子比劃手腳乞討。

    結果這一招還就真靈,由於三叔在火車站已經呆了好幾天,早已餓得麵黃肌瘦,灰不溜秋,形象簡直比乞丐還像乞丐,所以很多好心人,都願意施舍幾分錢。

    這一天晚上幾個小時,三叔就討到了八毛錢,到晚上十一點的時候,他趕緊去火車站附近的包子鋪,買包子充饑。

    那時候包子三毛錢一籠,賣包子的見三叔餓得可憐,八毛錢給了他三籠包子。

    那一晚上,是三叔來到韶關的第四天,也是他吃得最飽的一天。

    之前幾天,他真的幾乎一點東西都沒吃,就喝了點自來水。

    吃飽之後,三叔在火車站附近找了個擋風的牆角處,躺下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又開始去乞討。

    這一次,他假扮聾啞人更加熟手了,比劃著手腳,嘴裏咿咿呀呀,簡直比聾啞人還要聾啞,結果一天下來,他就賺了兩塊七毛六分。

    這個數字,三叔至今依舊記得。

    這也是三叔初來韶關,賺的第一筆錢。

    兩塊多,對三叔而言,已經算是大錢了,要知道,他來韶關,也隻不過帶了九塊八毛而已。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三叔嚐到了賺錢的滋味,感覺城市裏的錢,真泥嘛好賺。

    殊不知那時候已經改革開放五年之久,要是三叔去廣州或者深圳闖蕩,就算做體力活,一天賺十塊錢,已經不是問題。

    不過他是農村出來的,又是第一次進城,山佬鬼沒見過大城市,所以賺到這點錢,就已經心滿意足。

    又過了一天,三叔已經賺了六塊多。

    這天夕陽西下,三叔在火車站附近的一條陰暗小巷子裏麵,美滋滋地點著手裏賺來的錢,全是一分兩分的紙幣,皺巴巴的,但是,卻讓三叔覺得很高興,就連老家的母牛生牛犢子的時候,他也沒這麽高興過。

    然而,就在他清點完手裏的錢,想要去找個地方吃飯的時候,幾個人突然從巷子口圍了過來。

    為首的一個,留著台灣歌手齊秦那樣的長頭發,戴著蛤蟆鏡,脖子上掛著大金鏈,身穿羽絨大衣,搭一條喇叭褲,腳下踩著油光滑亮的黑皮鞋。一看就知道是這幾個人中的大哥頭。

    旁邊一個穿著黑色棉襖的矮小男子,指著我三叔,操著粵語口音對大哥頭說道:

    “大佬,就是這個‘唆嗨’,在我們的地盤上搶生意。”

    “唆嗨”在粵語方言裏頭,是傻逼的意思。

    大金鏈將蛤蟆鏡取下來,冷冷瞥了三叔一眼,然後一揮手,說:

    “直接打斷手腳,然後再問他是哪個堂子的。”

    幾個人便一擁而上。

    三叔見狀,慌忙拔腿就逃,狼狽不堪。

    幾個人窮追不舍,分頭包抄,很快就將三叔的路子堵死,圍困在巷子裏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