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者:九龍秘棺

第十三章 萬字符與壁畫(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麻老四和猴子交換了一下眼神,猴子還想說什麽,被我給打斷了,“沒文化真可怕!你們也隻知道這是二戰時期納粹的標誌吧?我告訴你們,這個符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這個萬字符最早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在古代象雄,阿三國、波斯、希臘、埃及、特洛伊等國的曆史上均有出現,後來被古代的一些綜教所沿用。最初人們把它看成是太陽或火的象征,以後普遍被作為吉祥的標誌,在西臧早期的岩畫中就有萬字符的存在,在西臧地區最早是由早期的苯教開始流傳,逐漸演化成佛教中一種常見的符號。照我說,這張地圖上的萬字符應該和納粹無關,而是和這個地區的佛教有關,很有可能這個標記的地方有一座寺廟啥的也說不準。”

    眾人一聽我的解釋,紛紛如同醍醐灌頂,認為我的這番推測有理有據,順著這個思路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起來。

    Anna唐看我的眼神都透著一股子崇拜勁兒,誇我懂得多,並說,“你一說到寺廟,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說罷,Anna唐當即拿出餅幹盒中的筆記本迅速翻閱著,從中翻出了一張拓片說,“這張拓片也是哈勒他們從西臧地區帶帶回去的,這拓片一直夾在筆記本裏,我差點忘了,你說到寺廟我才想起來有這麽個東西,這拓片上有喇麻的畫像,你們看看能不能找出啥新線索來。”

    我第一時間從Anna唐手中拿過了拓片,麻老四他們也馬上圍了過來,這拓片破損的十分嚴重,我非常小心地慢慢把它打開平鋪在桌上,一副透著古老氣息的圖案頓時映入眼簾,呈現出來的圖案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張拓片應該是從壁畫上拓下來的。因為壁畫的線條很模糊,而且整個拓片上帶有濃重的色彩顏料痕跡,這也符合西臧壁畫的特征,人物畫法多采用單線平塗,成像莊嚴肅穆,體態勻稱,而繪製曆史故事和風俗畫,則筆法古樸細膩,多采用俯瞰式投視法,以幾何結構描繪人物和建築物背景,畫麵別具一格。所用顏料均為傳統的不透明的礦物質顏料。與唐卡一樣,顏料內均已調入動物膠和牛膽汁,以保持色彩鮮豔,經久不褪,而且西臧壁畫的題材比唐卡更廣泛,多了一些反映征戰、勞役、修建寺廟的故事畫和民俗畫。

    我先是籠統的掃了一遍拓片上的壁畫,大致看出來這應該是一副敘事性的壁畫拓片,不過拓片並不完整,壁畫內容應該隻是其中一部分,顯得沒頭沒尾。

    隨後我們一幫人就開始仔細鑽研拓片中的壁畫內容,試圖從中讀出這副殘缺不全的壁畫拓片所敘述的事情。這壁畫的內容有點古怪,上麵的確有幾個喇麻人物的形象,但讓人弄不明白的是位居幾個喇麻中間一尊身材高大的人物形象,這個人的衣著風格顯然屬於西臧貴族之類,但的五官卻長得非常醜陋,本就因為顏料暈染而有些模糊的臉色與旁邊幾個麵色驚慌的喇麻臉色有著明顯的色差,畫風詭異,有點格格不入,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再往下的內容,讓我渾身都不由自主冒了一層雞皮疙瘩:這個身材高大的‘貴族醜八怪’身前跪拜著一大群人,他的一隻手撫摸在身前一個跪著的人腦袋上,這人從它手接觸的部分開始大半個腦袋皮肉潰爛成了骷髏頭,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腳下竟然踩著一大片白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