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者:九龍秘棺

第五章 缺了一頁的筆記(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隨後我離開養老院,抓緊時間趕往營口市文化館。

    地方誌這種東西是記載一個地方的曆史重大事件的曆史類文本,一般不會大批量印刷發行,民間很少流傳,更何況要找七十年前的營口市誌,隻有營口市文化館還有可能藏有這東西。

    這年頭有熟人好辦事兒,好在我大學的一名同班女生,一年前畢業後通過家裏的關係進了營口市文化館工作,這件事辦的倒也輕鬆,二十分鍾後,一本破舊泛黃、印刷極其粗糙的營口市誌就到了我手中。

    這位大學時候的女革命戰友站在文化館門口和我嘮了會磕,回味了一下美好的學生時代,突然神色一變,很是疑惑的看著我,問我怎麽突然想起來要找七十年前的營口市誌了。我笑說哥們現在混得狼狽,替家裏在守著一間舊貨店啃老,研究研究當年的營口,以便發展業務需要唄。

    這妞這才收起那懷疑的眼神,道,“我就說呢這營口市誌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受歡迎了,國民素質什麽時候提升的這麽快,都喜歡研讀曆史了呢。”

    這妞的話讓我覺得有些奇怪,疑惑道,“怎麽?難道別人也在找這本破書?”

    這妞兒點頭說是,幾天前,還有人來文化館同樣是找七十年前的營口市誌,不過那天她來大姨媽了,心情不好,懶得理那人,直接給打發走了。

    我還不知道猴子找這本營口市誌的目的,現在一聽這妞兒說幾天前同樣有人找這本書,這讓我意識到,這本書一定隱藏著什麽秘密,猴子那龜兒子,肯定隱瞞了我什麽。

    和這位革命女戰友嘮了會,天色已進查黑,我一看時間營口到沈陽的最後一趟汽車再有半個小時就發車了,錯過了還得破費幾百大洋在沈陽住一宿,趕緊和女同胞狠狠擁抱了一下友好告別,馬不停蹄趕去車站坐上了最後一趟返回沈陽的汽車。

    我打小兒就屬於一看書就頭疼的那類人,回去的車上,我隨便翻看了一下這本破舊的營口市誌,也沒發現什麽不對勁兒的地方,就看等回沈陽能不能走個狗屎運盡快找到1934年的盛京時報。這報紙是1906年由島國人中島真雄創辦的,該報收羅泛博,對當時我國內政、外交、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社會風情等,特別是對當時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均有詳略不等的報道,是研究近現代史、國際關係史、東北軍民抗日史、北洋軍閥史極為珍貴的資料,不過這報紙在1944年終止刊發,是個短命鬼,大概隻有38年的刊發曆史,報社原來在沈陽西大門外,解放後地址變成了和平區柳州街路西,後來一直被沈陽市稅務局稽查局等單位所使用,再說停止發行到現在也差不多六十年了,能不能找到還得打個問號。

    多半天時間,沈陽和營口之間打了個來回,我也累的夠嗆,隨便翻了幾下那本破書就丟進書包裏去見周公了。這一覺一直睡到了車到站,睡得也不是很利索,似睡似醒,腦子裏出現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似夢非夢的畫麵,什麽古墓啊,青銅器,會說話的血色陶俑啊,斷斷續續的,簡直就是一部驚心動魄的探險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