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摸金秘術

第226章 八龍青光鑒(1/4)

    從院子走進屋子,胡根的懷裏抱著一張破羊毛氈,羊毛都已經黑的發亮,裏邊包裹著不知道是什麽東西。

    他把羊毛氈放在了火炕上,將其徹底展開,在裏邊是一塊質地比較細膩的布,等到再把這塊布拿掉之後,裏邊就是一個銅裏銅氣的青銅器皿,呈四四方方的正方形,長寬在十八公分到二十五公分之間,下有四足,周身嵌掛八耳,耳為飛龍,不管是從鑄造工藝還是器皿構思來看,這無疑都是一件品相極好的青銅器,雖然有些許的氧化,但能夠保存到這種程度已經是相當的難能可貴了。

    趙酷酷的眼珠子馬上就被這件青銅器給吸引了過去,鑒賞了好一會兒差看向我,我給他暗中打了個眼色,他立馬就明白是什麽意思,裝出一副皺眉頭的模樣:“你這東西還不錯,就是保存不太好,要不然算是個小尖貨的。”

    胡根一聽這話就準備拿起東西,趙酷酷旋即攔住他:“嘛呀?讓爺們再好好看看,你們人都在這裏,還怕爺們看眼睛裏拔不出來嗎?”

    袁建強對著胡根微微搖頭,後者才跨在了火炕邊坐穩,不過看模樣有點如坐針氈似的。

    趙酷酷戴著手套拿起來又看了幾分鍾,把東西交給了我:“牧哥,你來掌掌眼,差不多給出個價。”

    在老家縣城開古董古玩鋪子,我就接觸了不少的稀奇古怪的東西,但幾年下來見識的,還沒有在京裏幾個月見到的多,這幾個月可以說什麽五花八門的東西都看過,正兒八經的青銅器卻是第一次開眼,但這件東西我在視頻裏邊見過類似的。

    我又端詳了好一會兒,基本上可以斷定,這件青銅器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產物,但從構思造型來看,四足上麵“附著”的穩健有力的龍首獸身的異種,這應該屬於那個時期中龍九子中的一種,四個龍頭朝各自的方向探望,整個獸身呈現一種後蹬前匍的攻擊姿態。

    周身為方形,有四麵四角共八個龍形耳廓,作拱曲攀附狀,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龍耳尾部還有數條小龍傳染,最末端點綴著祥雲和花瓣。

    我表麵很淡定,但是內心卻很是激蕩,在古董行業中一旦沾上“龍”或者明顯的“皇家”特征構造,那都不是普通貨,價格自然很難去定義,反正這東西現在放在京圈裏邊,它一出現就是接下來至少半年茶餘飯後的談資。

    任何出土的文物和古董古玩,那是不可能有名字的,是由考古人員或者像做我們古董買賣的商人發現之後,給它們起的名字,原因很簡單,專業考古人是為了說出來知道是哪一件,而我們這類人是為了它能出個好價格。

    我認為這件青銅器應該叫“燕王八龍青光鑒”,它的用途是春秋戰國時期用來盛酒的器皿,尊缶與鑒的間隙可以置冰用以夏日冰酒,那個時期等級製度非常格言,什麽樣的人用什麽樣的東西都是有說法的,而能用的上這東西的非王即候,在當時完後就等同於一國的國主帝王,即便這個鑒被氧化了,但它還是相當有研究價值和市場價值。

    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戰國銅冰鑒,就和這個類似,它是戰國時期的青銅酒器,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就是由一個方鑒和一件方尊缶組成的青銅套器,方尊缶置於方鑒內,其底部一側有兩個長方形榫眼,另一側有一個長方形榫眼,安裝時,把這三個榫眼與方鑒內底的三個彎鉤扣合,其中一個彎鉤的活動倒鉤自動倒下後,可把方壺固定在方鑒裏而不晃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