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摸金秘術

第177章 古老智慧(1/3)

    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就是第一時間聽到了這聲音就說出來了,而這時候火豹卻有了巨大的發現,他告訴我們水位正在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從起初很慢已經在逐步變快。

    經過仔細去觀察,正如火豹發現的那樣,這裏的水位正在急速下降,沒多長時間已經從原本的水位線下降了兩米多快三米的樣子,而且這個過程還在持續,速度還在增加。

    看到這樣的情況,我立馬就想到了大致的工作原理,這是利用重力造成的一種物理現象,隻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學過,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虹吸效應”,我國古人很早就懂得應用虹吸原理,在我國古代稱“注子”、“偏提”或者“渴烏”或“過山龍”的。

    簡單來說,就是有兩個小孔的瓶子能倒出水,如果閉住一個小孔,另一個小孔外麵的空氣壓力會比瓶裏水的壓力大,水就流不出來。

    東漢末年出現了灌溉用的渴烏。

    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用一根去節彎曲的長竹管飲酒,也是應用了虹吸的物理現象。

    宋朝曾公亮《武經總要》中,有用竹筒製作虹吸管把峻嶺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記載,古代還應用虹吸原理製作了唧筒,唧筒是戰爭中一種守城必備的滅火器。

    這個原理出現在這裏,應該是為了建造皇陵地宮的,充當傳送帶一樣的運一些重物到特定的位置,這樣可以大量地介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同時也能加快施工建造的速度。

    我把自己想到的告訴了他們,並解釋道:“這個蓄水池的用處可能不僅僅是蓄水那麽簡單,隻不過因為年代太過於久遠,地質災害導致的坍塌,從而連接到地下河什麽的,暴雨讓水位上漲,短時間沒有流走是因為月球的引力,但最終還是會全都流走的,大概就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抽水馬桶工作原理差不多。”

    他們有些人懂,有些人聽的是雲裏霧裏的,姚玉菲就看著我說:“換一種說法,就是這下麵的水會被抽幹,用不了多久我們能看到這個蓄水池的底部,對吧?”

    我點頭說:“沒錯,就是這樣的,而且一切的跡象都是朝著這個說法走的。”

    趙酷酷直接怪叫道:“哎呦喂,看不出兩位還都是三好學生呢,爺們還以為幹這行的都是像爺們這種隻對明器感興趣的土夫子呢!”

    我失笑道:“少給老子陰陽怪氣的,這和學習好不好其實關係並不大,是生活中都應該知道的常理,是你腦袋大脖子粗,一天到晚就想著那點吃喝拉撒的事情。”

    這次,趙酷酷沒和我嗆嗆,顯然他還是很認同科學原理的。

    接下來,我們就看著水位持續不斷地下降,下麵堆積的森白骸骨越來越多,更多的是那些有大有小的屍蟞蟲子,在骨頭中間鑽來鑽去的,但數量很快就少了很多,順著它們離開的方向去看,立即就發現了一個很特殊的大洞,呈現半圓模樣,位於整個水池的底部,差不多有兩米五高,站在我們的位置很容易發現。

    “那裏!”我指向那個半圓大洞,其他人也明白過來,想不到這個墓葬的入口會隱藏在水裏,如果不是我們仔細觀察,那很有可能錯過,想要再從其他地方打盜洞下去,又不知道要白白浪費多少的時間和體力。

    我們一行人馬上往下走去,我提醒他們抓緊時間,一旦虹吸效應消失之後,流走的水會很快倒流回來,速度不會比下降慢多少,到時候麻煩就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