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摸金秘術

第77章 真實筆記(1/2)

    日記這東西,有些是紀實,但很大程度是幻想,因為現在寫自己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那真是走一個少一個,隻有那個年代的人才會寫日記,因為那也屬於一種記載年代的事件的故事創作。

    我張家是盜陵魁首,即便再衰敗也沒有人太過於小瞧,畢竟我四叔還在這條路上走,而且還走得不錯,否則什麽阿貓阿狗都騎到張家人頭上。

    其實我那個年代是寫日記的末期,後來就改變成了aa空間寫日記,後來大多數壓根就不寫了,但是我寫的日記裏邊不是我們張家的那些傳說和傳奇,隻是我個人的一些生活真實閱曆。

    父母年輕的時候多有隔閡,時不時吵鬧,我天生膽子很小,害怕說話太大聲,所以從四歲就到了姥爺姥姥家,他們把我當小兒子一樣養著,有時候甚至也不亞於親兒子,可能也是隔代親,我是他們第一個外孫,他們也是因為愛而愛。

    在我剛牙牙學語的時候,我以往的故事裏邊也提到過,姥姥下地也背著我,那時候我什麽都不懂,就像現在我懂了也是不懂,就像老人家現在不懂也是懂,現在老人家身患重病,還想著不要麻煩子孫。

    我記得在我七歲已經認字不少,姥爺打著老式算盤,告訴我加減法,姥姥因為年代原因沒怎麽上過學,但是她教我為人處世的道理,教我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什麽人情世故,什麽是世故人情。

    姥爺是鄉裏有名的會計,姥姥則是賢內助,他真的很聽她的,他忙碌在外,她事事照顧家裏,她一直告訴晚輩家庭和睦萬事可幸。

    我還記得她曾經說過,就是那樣看著我舅舅一天天的長大,看著他娶親生子,光耀門楣,因為他是家裏的小兒子,寄托都在他的身上,所以百般疼愛都在他身上,後來舅舅長大成人,他們就把所有的愛和寄托到了我的身上。

    我的父母也一直告訴我,人活一生知恩要報,所以我很能理解我創作出來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就像老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樣,後來都是家庭教育和生活的環境改變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懂事的初衷。

    我不懂事的時候,每天到了中午十二點啼哭少則半個小時,多則一個小時,後來是劉先生剪了紙人紙馬讓我拜托了當時迷信邪病,後來我還是三天吃藥,七天打針,他們終於把我養到了現在這麽大。

    我從小吃不了粗食,他們和母親商量,母親為大頭買白米飯,他們除了買小頭,還解決我的嘴饞,當自己想吃什麽就撒嬌,有些人不會拒絕,不會拒絕自己的愛與被愛。

    我大一些會犯一些錯,比如偷西瓜,也比如做一些錯事,他們都是去上門道歉,然後回去再教訓我,父母會動粗,但是他們不會,給我講道理,也給父母講怎麽為人父母,隨著我長大了故事還在繼續,隻不過是我長大以後的故事。

    上到初中的時候,剛剛接觸英語,也是剛剛五年製換成六年製,當時考了二三十分,其他課目基本都是滿分,排了全年級第七,父母望子成龍覺得我努努力,可能就會有個好的前程,我也曾經嚐試過,可是先天不足,後天自棄的太快,所以一事無成,好在我不管是曆史還是語文都不錯,到了高中學了文科,看的文章多了每次作文被老師當成範文來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