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摸金秘術

第34章 見棺起意(1/2)

    從這七口棺槨的排列順序來看,正圍繞著那口最大的棺槨,準確地說它們全都是以這棵大樹為槨,能看到的就是棺材本身。

    棺槨其實是兩樣東西,棺就是通俗的棺材,槨則是棺套,內為棺外為槨,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是大棺材套著一個小棺材,一般有槨的棺材,必然有陪葬品,而且陪葬品大部分都在棺材和外槨的中間那一層,這也是外槨存在的主要意義。

    在張家摸金秘術中的“藏字訣”中有提到,這屬於七星棺,它們各自占據這一個穴眼,吸取穴眼中的龍氣,剝其雜質,有點像是過濾器的意思,將最純正的龍氣輸入到主棺內。

    另外,這屬於樹葬,它既滿足了人們傳統入土為安的觀念,又能通過將死者和樹融為一體,使其生命得以延續,從而得到精神境界的升華。隻不過,我查閱過一些相關的葬式典籍,古代樹葬隻在我國的東北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出現過。

    這樹葬也分為風葬、掛葬、空葬和懸空葬等,在封建社會中,靈魂迷信概念產生之前,古人認為棄屍於荒野,猶如獸禽對待同群屍體一般。《周易·係辭傳》曰:“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這是靈魂觀念未出現,或為靈魂崇拜尚不發達時期,人們處置屍體的情形。

    在靈魂觀念出現之後,人們便根據靈魂與屍體關係的種種想法,以及關於靈魂陰間生活的幻想來安放屍體,於是產生了各種葬法、葬式,大概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保護死屍,如土葬、防腐葬、懸棺葬等;另一類是消滅死屍,如火葬、風葬、樹葬等。

    其中樹葬這種葬式,在中國文獻中頗多記載,比如《魏書·失韋傳》曰:“失韋國……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屍則置於林樹上。”又比如《周書·異域上》謂莫奚人葬俗曰:“死者則以葦薄裹屍,懸之樹上。”

    現代的樹葬是將死者的屍身葬於樹下,通過自然分解的方式,最後成為樹木的養料,與樹同體得以延續,而且還得到了一些地方相關部門鼓勵,這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時間的推移,樹葬已經較為普遍,更有代替火葬的趨勢,一來不用花費高價買墓地,二來可以以樹為碑,相對來說,想要解決土葬潛在的占據耕地,火葬隻是治標不治本,人類不斷的繁衍,總有一天火葬埋骨灰也有埋不下的一天。

    我們眼前的應該就是掛葬的一種,趙酷酷讓阿音給他拍照,有那麽一瞬間我覺得我們不是倒鬥的,而是來旅遊的,隻不過這八口棺材太過於詭異,很快就把我拉回了現實。

    “我操,這次哥幾個賺翻了。”趙酷酷激動地搖晃著我,指著那八口棺材問:“牧哥,你認識這是什麽不?”

    我無奈地看著他:“我他媽又不瞎,八口棺材啊!”

    趙酷酷朝著我翻白眼:“你這雙眼睛不會是用來出氣的吧?連這個都看不出?”看著他又打算賣弄他的知識儲備,我就踢了他一腳,他連忙躲開:“丫的這屬於七子拜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