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大明

第134章 法學(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此次回朝複任內閣首輔,夏言最大的感覺隻有一個字:累!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散朝以後又要回內閣處理京城各大衙門、兩京一十三省雪片似飛來的奏章公文,處理政務的當兒還要應付那些求見的官員、協調那些幾個衙門之間扯皮的事情……忙得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畢竟已經六十歲的人了,每次自內閣下值回府,他就象散架一樣,非得仆役攙扶著才能下得了他那一品規製的八抬大轎。

    可是,回家也不安生啊,經常有官員早就等著拜謁他這位內閣首輔,有跑官要官的,有周旋說項的,有搬弄是非煽風點火的,不一而足,令他不勝其煩,有心閉門謝客,可是一般官吏家人可以擋駕,遇到六部九卿這樣的達官顯貴或一些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官員,少不得也得讓進府來吃杯茶,寒暄幾句。

    此刻,坐在他家的這位官員就是這樣的,雖然隻是六品小官,在冠蓋如雲的京師,這號人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官——每個衙門每間值房裏坐了好幾個,經常被別人罵:“永定河裏的王八也比你這號人稀罕些!”的就是這幫人,可這位與一般的六品小官不同,他是夏言去年主持會師之時親自取中的進士,現為翰林院編修的高拱。封建官場最重鄉誼、年誼,而師生情分更在同鄉、同年之上,所以門生被稱為各自恩師“夾袋中的人物”,公然登堂入室也不避嫌疑。

    高拱是河南新政人,年紀輕輕就考中秀才,又曾高中鄉試第一名,成為名動河南的解元,嘉靖二十年會試大比,也是名列第一,依著夏言的本意要點為狀元,可當時的嘉靖皇帝根本不看墨卷,隻揀著名字順耳吉利的胡亂點了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生生將高拱擠出了一甲進士及第,隻得了個二甲頭名的“傳臚”,賜進士出身。他自己倒不知道這些內情,隻是讓夏言頗為惋惜,對這個門生就愈發親近了幾分,因而兩人雖無鄉誼,卻比一般的師生關係更為密切。

    一見夏言進來,高拱就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嗑了一個頭,說:“受業高拱拜見師相。”

    因是自己的親近門生,夏言也不用和他打官腔,隻簡單地應了一句:“來了啊?吃過飯沒有?”

    高拱尷尬地笑笑,說:“回師相的話,學生今日剛回京師,在衙門裏應了個景就來拜見師相,還未曾……”

    “你高肅卿就曉得在老夫這裏打秋風!”夏言轉頭吩咐管家:“將晚飯送到這裏來,肅卿是河南人,喜食麵食,讓廚房再烙幾張餅送來。”

    高拱也不拿自己當外人,直接對管家說:“有醬麽?有醬也煩請老哥送一碟。”

    管家也不見怪,應曰:“有,還是皇上今年年初賜給我家老爺的金華豆醬。”

    “那個味道太淡,吃不慣,還是我送給師相那家中自製的麥醬合口。”

    正在被丫鬟伺候著更衣的夏言借口笑道:“孔聖不得起其醬不食,你高肅卿如此挑剔,倒也不愧為聖門之徒。”

    高拱得意洋洋地道:“五經之《禮》記載醬食有多處,記有豆醬、芥醬、卵醬等,用之各有所宜,孔聖人無醬不食蓋源於此。不過,自周以後,製醬種類越來越多,桓譚《新論》載有艇醬,漢武帝有魚腸醬、連珠雲醬、玉津金醬,《神仙食經》有十二香醬,如今市麵多有售者,江南以豆醬為重,北地則多為熟麵醬,如此多的醬料,孔聖人也未必都食用過……”正在滔滔不絕地說著,他突然看見夏言將臉沉了下來,趕緊住口不說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