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大明

第120章(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足有大半個時辰。李太後也有些乏了,便由侍女攙扶著到客堂落座休息。一如與馮保也相陪著進來,李太後給他們賜座。待喝了一小盅從宮中帶來的冰鎮菊花茶後,李太後命侍女把容兒喊了進來,問她:“容兒,你們方才演奏的,是什麽曲子?” 容兒輕輕提起裙子,正要跪下作答,李太後說:“這磚地不比宮中地毯,會弄汙你的羅裙,還是坐下答吧。” 容兒蹲了個萬福謝過,坐下來答道:“啟稟太後,奴婢們演奏的曲牌,叫《善世佛樂》。”

    “善世佛樂,唔,這名兒好,也好聽。我拜佛多長時辰,你們就演奏了多長時辰,不短哪。”“這是套曲,一共有七支曲子組成。” “哪七支曲子?” 李太後心情忒好,所以不厭其煩地問下去,容兒隻得細細 答: “這開頭的第一支曲子,就叫善世曲,接下來是昭信曲,第三是延慈曲,第四是法喜曲,第五是禪悅曲,第六是遍應曲,最後有一個圓滿的收曲,叫善成曲。本來,配合這套善世佛樂,還有一套悅佛舞,用舞女二十人,手上或執香,或執燈,或珠玉,或明水,或青蓮花,或冰桃,一起在佛像前載歌載舞。若是舞得好,蓮花座上,便會有佛光出現。” “啊,有這等神奇?”李太後眼神發亮,追問道,“今天,你們為何隻是演奏而不起舞呢?”容兒答:“這套善世佛樂也才剛剛排練出來,悅佛舞還來不及排演。” “啊,”李太後點點頭,臉上略呈遺憾之色,“ 宮後,你們加緊排演,何時排演好了,再演給我看。” “奴婢遵太後令旨。”容兒又起身蹲了個萬福。 一直坐在旁邊靜聽對話的馮保,這時插進來問道:“王尚儀,請問你這套善世佛樂用的是何處的譜本?” “就取自宮中教坊司。” “啊,怎麽從來沒有聽到教坊司演奏。” “這套曲子是洪武五年,洪武皇帝龍駕親臨蔣山禮佛時,由蔣山寺的僧人度譜創作的。宋濂學士當時躬逢其盛,便在筆記中記下了這次佛會,並將曲譜帶 來交給了教坊司。” “你是怎麽知道的?” “奴婢是先讀了宋學士的筆記,然後再去教坊司,從那十多隻盛譜的大紅櫃中,找到了這套曲譜。” “王尚儀不愧是有心人。”馮保口中讚歎,心裏頭卻酸溜溜的。 容兒雖是太後跟前的紅人,但對這位笑裏藏刀的“內相”向來謹慎有加。她聽出馮公公的話中含有譏諷之意,趕緊賠著笑臉答道: “馮公公的琴藝天下無雙,跟您老比起來,我們這班女樂都成了兒戲。今後,還望馮公公多指教才是。” “王尚儀太謙虛了,方才太後還誇讚你們演奏得好。” “是演奏得不錯,”李太後接過話茬,“容兒, 宮後,讓邱得用給你們賞銀。” “謝太後。” 容兒道福謝過,然後知趣地退出。歇了這半會兒,李太後緩過了勁,問馮公公: “現在該做啥?” “贈觀音。” 馮保說著,朝門口一抬手,立刻就有兩名小內侍抬了一個高約四尺的紅木匣子進來。在磚地上小心翼翼地放穩,然後打開木匣,那尊藤胎海潮觀音像就赫然映入眼簾。以下情形不必細說,一如師傅先是給李太後叩首謝恩,然後讓兩名小沙彌進來抬起那尊觀音請去大士殿落座,一時間,僧眾夾道長跪接送,女樂工們再次鼓吹奏樂。 短暫的儀式過後,一如師傅又 到客堂,剛坐定,馮保就提起話頭說:“一如師傅,今兒可是昭寧寺千載難逢的喜事,一下子來了兩個觀音,那尊藤胎海潮觀音,已經永久留在寺中,還有母儀天下的李太後,本就是觀音轉世……” “算了,算了,馮公公瞎嘮叨什麽,”李太後明是嗔怪暗是高興地打斷馮保的話說,“在佛門清淨地講這種話,不怕犯忌?” “太後本來就是觀音轉世嘛,”馮保猜透了李太後的心思,因此也就敢放肆講話,“一如師傅,聽說你是練出了天眼通的得道高僧,想必你看得更準。” “是啊。”一如忽然變得心思重重,抬眼再三,好像有什麽話要說。 馮保尚在興奮中,也顧不得看一如的表情又搶著說:“既是這樣,太後,奴才倒有個建議。”“說。” “既然太後親自把大內收藏的藤胎海潮觀音送到昭寧寺供奉,幹脆,這昭寧寺就此更名,叫靈藏觀音寺,豈不更好?” “這……” 李太後把目光轉向了一如,這一下可讓一如為難了。京城梵刹,昭寧寺並不是最有名的,以一如的影響地位,他本可以住持一座更大的廟宇,但他寧可住在昭寧寺,原因是這一帶窮苦百姓多,在他們中宏揚佛法,正好符合他的“普度眾生”的佛家襟抱,若更名靈藏觀音寺,實際上就變成了一座皇家寺廟,一般百姓庶民就會敬而遠之,這實非一如所願。但馮保這一提議,明顯是為了拍李太後的馬屁。一如若表示異議,後果不堪設想。思來想去,一如隻得合掌念道: “阿彌陀佛,一切聽李太後作主。” 李太後看出一如似有什麽難言之隱,便追問了一句:“一如師傅,馮公公的提議有何不妥嗎?”“啊……沒有。” “那,就改作靈藏觀音寺吧。” “謝太後。” 一如雙手合十,又念起“阿彌陀佛”來了,老和尚的這份木訥與虔誠,倒讓李太後大受感動,她對馮保說: “馮公公, 宮後,您瞅機會奏請皇上,給這靈藏觀音寺賜個匾額。” 馮保答:“奴才記住了。” “唔,還有什麽?” 李太後欠欠身子,那樣子有 宮的意思,一如努努嘴唇似有話說,又是馮保趕緊奏道:“啟稟李太後,還有一件事情,還望您老人家在此定奪。” “何事?” “萬歲爺登基那天,您讓奴才替萬歲爺找個替身剃度出家,這孩子,奴才找著了。現就在外頭,等著太後過目。” “啊,傳他進來。” 馮保出去片刻,便領了一個孩子進來。 這孩子身材偏瘦,但皮膚白皙,挺挺的鼻梁,大大的眼睛。驟然見到這些大人物,難免畏葸緊張,站在李太後麵前,禁不住渾身發抖。李太後慈母心腸,她讓孩子站得更近些,一麵幫他扯了扯弄皺的衣衫,一麵親切問道:“你叫什麽?” “牽牛。” “為啥叫這名字?” “俺娘七月七生了我,所以叫牽牛。” “今年多大?” “十歲。” “喲,你同當今萬歲爺同年。”李太後憐愛之心溢於言表,“牽牛,你哪裏人?” “縣。” “縣?”李太後又大吃一驚,越發親切起來,“原來你是咱的小老鄉。” 牽牛點點頭算是作答,馮保一旁插話道:“奴才領旨後,心裏頭琢磨著,給萬歲爺找一個替身,也不是什麽地兒的人都行。若能在太後的家鄉縣物色一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就吩咐手下人一門心思去了縣,花了這一個多月時間,終於從數千名孩子中,找出了這個牽牛。他年紀同萬歲爺一樣大,長相雖不及萬歲爺,但奴才看他眉宇間也還有佛相,奴才覺得理想,就把他領過來了。” 李太後微微頷首,算是對馮保的讚賞,她的注意力仍集中在牽牛身上。她見牽牛身上穿的衫褲並不是家鄉農家自織的土布製成,而是鬆江府產的細梭子布。這麽熱天,還穿了一雙城裏少爺才穿的鴨頭襪。因此問道:“牽牛,你這身穿戴,是從老家帶過來的?” 牽牛搖搖頭。 馮保仍是包攬著解答:“牽牛穿得破爛,這身衣服是來京後新買的。” “牽牛,你爹做甚?” “種莊稼。” “收成好不好?” “不知道,俺來的時候,地裏正旱著呢。” “哦,”李太後心裏頭像被螫了一下,她自十三歲隨父親逃荒從縣流落京城,十五年過去了,她再沒有 過縣。牽牛的出現,勾起她對故鄉的懷念,“縣這地方,三年倒有兩年旱,莊稼人日子不好過啊。牽牛,能吃飽飯不?” “吃……”牽牛欲言又止。 “說真話。” “吃,吃不飽。”牽牛答話聲音細弱。 “可憐的孩子,”李太後把牽牛攬進懷中,眼角溢出細碎的淚花,“現在餓嗎?” “現在不餓,到京城來,我頓頓都吃得好。” “你知道你來幹什麽嗎?” “知道,”牽牛開始興奮起來,“咱是來替萬歲爺出家的。” “你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