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狩獵人

第815章 封印(1/2)

    兩天之後,我們走出秦嶺山脈。

    看見我們從山裏走出來,等候在山腳的那個大巴車司機激動地迎了上來:“你們終於回來啦!你們終於回來啦!”

    郭教授同大巴車司機握了握手:“辛苦了!”

    司機搖了搖頭:“我不辛苦,我在車上睡了好幾天!”

    我們挨個走上車,司機突然問:“咦,怎麽少了兩個人呢?”

    走在最後的藏獒突然頓住腳步,聲音艱澀地說:“他們……犧牲了……”

    司機重重地歎了口氣,回到自己的駕駛位置上,啟動了大巴車。

    大巴車又一次在崇山峻嶺裏麵飛馳,巍巍秦嶺,連綿不絕,但是我們此時坐在車上的心情,跟來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我也說不上來是一種什麽心情,滿身疲憊地靠在椅子上,昏昏沉沉睡了一覺。

    等到醒來的時候,大巴車已經回到秦始皇陵博物院。

    得知我們凱旋回歸的消息,博物院門口還舉行了一場小型的歡迎會,拉著橫幅,掛著彩旗。

    回到博物院,跟一些相關領導見了麵,同時匯報了這次行動的詳細過程。

    在匯報工作中,周小強特意隱去了大秦守山人和活死人村這段故事,這群守山人與世隔絕兩千多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自然不希望外麵的人進去打擾他們,所以周小強隱瞞活死人村的這段經曆,也是為了保護他們。

    匯報工作完畢,我們都來不及吃一口接風宴,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往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就在博物院後麵,這是我第一次走進秦始皇陵,之前去的地方是隔壁的兵馬俑殉葬坑。

    秦始皇陵,華夏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曆時39年,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兩千多年前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華夏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之濱。

    驪山是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傳說因此山的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因而得名。

    驪山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的地壘,海拔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構成了一條條南北走向的山穀,並由此發育出了一道道河流,孕育了優美的自然環境。

    這一帶的山脈左右對稱,林木蔥鬱,穀峰相間,山體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狀似盛開的蓮花,帝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猶如蓮蕊居於正中,從古代風水學的角度來看,此處屬於極佳的風水寶穴。

    走進陵園,陵園裏栽種著很多植被,空空蕩蕩的。

    郭教授告訴我們,秦始皇陵的陵園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以封土為核心,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麵設置高大的門闕,宏偉壯觀的門闕和寢殿建築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構成秦始皇陵的地麵部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